第278章:千古第二行书。(求订阅) (第2/3页)
“那必需的,我们对于历史只知道安史之乱,但却没有真正了解安史之乱。其实在安史之乱当中,不知道有多少豪杰,多少英雄为了国家而奋斗。” 安史之乱也越演越烈。 原本并不是朝廷重要官员的颜真卿,却是在安史之乱平叛当中,一步一步建功立业。 同时这也更为坚定了他的志向。 在这其中。 江宁饰演的颜真卿多次提笔练字。 而就在这一段时间,颜真卿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他的字如人一般,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无比的具有筋骨。 虽然众人对于书法并没有多少研究。 可看着江宁一幅又一幅字迹出现,众人亦是发现了这一些字体的变化。 “哥们,发现江宁老师字体的变化了吗?” “发现了,感觉字体变得更为大气,更具有气骨了。” “嗯,经历过安史之乱,这锻炼了颜真卿的心志,同时颜真卿的字也形成了自己的风骨。” 无数的大拇指不断的出现。 同时。 颜真卿的经历,亦是让众人有着无比的感悟。 这让他们知道。 练字练的不仅仅是字,而是人。 只要坚定远大的志向,保持忠正,一身正气,那么,你就能找到自己的道。 这时的颜真卿,便在安史之乱当中,找到了自己的道。 …… “报,恒州刺史颜季明被叛军杀害。” 安史之乱仍在继续。 他远远不是大家眼中的四个字这么简单。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不只让大唐衰退,同时也让无数的民众就此身亡。 在这其中,最先死去的,就是那些将士。 颜季明,便是其中一位。 而且他还不是小兵,他是恒州刺史。 原本身为刺史的他可以不死,只要他投降。 但颜季明却宁死不降,最终破城之后,颜季明也就被杀害。 这个颜季明,正是颜真卿的侄子。 当属下向颜真卿汇报颜季明身亡时,颜真卿全身颤抖,悲从心来。 当晚。 江宁饰演的颜真卿提笔,写下了一篇《祭侄文稿》。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 写这篇《祭侄文稿》时,颜真卿此时心情是为极度的悲愤,情绪也难于平静下来。 所以下笔之时,颜真卿根本没有太多的考虑,他只是将自己一腔的悲愤写下。 而也正是这样的悲愤,却是让颜真卿失误良多。 甚至有好几次,颜真卿都是涂了又写,写了又涂。 但也不知道为什么。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悲愤,颜真卿笔下之字,却是如当年张旭所说的一样,真的活了。 “啊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 现场有人激动的大声尖叫了起来。 “怎么回事?” “这家伙也太激动了吧。” 看着镜头里面现场嘉宾激动的尖叫,有人不解的说道。 很快。 在直播间里面,有人却是解释说道。 “各位,大家知道江宁老师写的这一篇文章是什么吗?” “祭侄文稿。” “对,但他也叫天下第二行书。” 是的。 如果说天下第一行书是兰亭集序。 那么天下第二行书,那就是这一篇祭侄文稿。 但可惜。 与兰亭集序一样,祭侄文稿也失传了。 现在留传下来的版本,都是他人的临摹版本。 虽然临摹版本也写得非常好。 可是。 当看到现场江宁创作的这一版祭侄文稿时,那位尖叫出声的朋友才知道,为什么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天下第二行书。 正如现在。 这一篇虽然是由江宁提笔写的。 可这一篇祭侄文稿当中,满篇的悲愤之意却是完全的表现了出来。 哪怕这一篇祭侄文稿当中有很多的涂抹,但在如此悲愤之下,这种涂抹不但没有让这篇书法失色,反而也正是因为这种激情之下,不计工拙,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发挥……这才诞生了这件千古第二行书之作。 “之前我说怎么觉得江宁老师写得这字活起来了。被这一说,我都被震住了。” “我也是,这篇书法作品实在是太震撼我了。” “这才是真正的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