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王玄策,一人灭一国。(求订阅) (第3/3页)
r> 所以“阿罗那顺”他们并没有对王玄策太过于戒备。
趁着夜色,王玄策和几个属下逃了出来。 第一时间。 一众属下都表示,他们应该立即回到大唐,将此事向朝廷禀报。 但王玄策却摇头。 他有自己的考量。 虽然他们可以回到大唐。 但回去之后,朝廷未必会完全相信王玄策。 毕竟。 朝廷是派王玄策出使天竺。 王玄策不但没有完成任务,而且整个使团大部分人都死去了,同时其他的一些物品也没有了。 这不管如何解释,朝廷都会有疑惑。 只是。 如果不回去,他们又不可能杀回天竺。 不说他们才几个人。 就算是几百人,几千人也没用。 而此时的王玄策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他并没有直接回大唐。 同时,他也没有再去天竺。 他则是绕道,前往了吐蕃,以及泥泊尔。 “咦,王玄策去吐蕃和泥泊尔那里做什么?” 不少人很是奇怪。 也有一些人猜测。 王玄策是不是找个没人的地方躲起来。 毕竟在古代。 一个是交通不方便,另一个通讯也不方便。 只要躲起来。 不说,我不说,谁也不知道他们是谁。 这样一来,他们的出使哪怕是失败,也能保全性命。 但大家却是想错了。 王玄策并不是想躲起来,而是跑到这两个国家去那里借兵。 “借兵,我去,这脑回路牛逼。” “看起来是个好办法,如果能借到兵,那王玄策也就不惧天竺。” “但问题是,仅凭王玄策,他怎么可能借到兵。” 向他国借兵,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不说王玄策官职太低,哪怕就是大唐官职最高的大将,甚至是皇帝,也未必能借到。 对于众人的疑惑,很快,舞台上饰演王玄策的演员,却是一步一步告诉了大家答案。 首先。 王玄策找到了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 当时大唐与吐蕃的关系还可以,为了两国不至于刀兵相见。 于是唐太宗就将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的松赞干布。 当大唐的使者前来,文成公主很是激动的接见了王玄策。 并且,文成公主安排了王玄策与松赞干布见面。 对于王玄策的到来,松赞干布虽然很是热情的招待了王玄策,但对于王玄策的借兵,松赞干布却没答应,也没反对。不过王玄策很是聪明的与松赞干布谈起了当时的局势,并向松赞干布指出。吐蕃如果想扩大势力,只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东扩展,一个是向西扩展。 向东,那么直接就是面对大唐。 以当时吐蕃的国力,以及大唐之强盛,吐蕃根本不可能是大唐的对手。 所以。 向东吐蕃几乎不可能。 但向西……那就有很大的概率。 此时天竺正在吐蕃的西方,而天竺这时又发生了内乱。 吐蕃完全可以借着为大唐使者讨回公道的机会,派兵前往天竺。 不得不说。 王玄策的口才很好。 虽然他只有一个人。 但他却懂得借大唐的威势,并且成功的说服了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最终答应派兵帮助王玄策,并将这一些兵马交给王玄策指挥。 接着。 在说服松赞干布之后,王玄策说服泥泊尔国王,也就更为顺利了。 …… “王主使,前方就是天竺了。” 下属指着前面,对王玄策说道。 王玄策点头,然后说道:“诸位,建功立业的机会来到,还等什么……杀……” 一声杀字。 王玄策带着7000骑兵,1200步兵策天竺进攻。 经过三天激烈的交战。 王玄策斩首三千余人,被溺死的约有1万人,阿罗那顺逃走。 不久。 阿罗那顺聚集兵马再次与王玄策交锋。 这一次王玄策战功更大,他不仅将阿罗那顺给抓住了,同时还将阿罗那顺妻子,王妃,王子……同时俘虏了1万余人,三万多头牲畜,五百八十余座城投降。 东天竺国王见王玄策如天神下凡,害怕王玄策在灭了阿罗那顺之后再顺势攻打他们,连忙送了三万头牛马犒劳将士,其他西域各国亦是纷纷效仿,并请求得到大唐老子像,还送上了地图。 当年五月,王玄策带着俘虏的阿罗那顺以及王妃,王子,士兵,无数的牲畜回到长安。 唐太宗听闻王玄策归来,无比的震惊,加封王玄策为正五品朝散大夫。 无比激昂的战鼓声传来。 当看着王玄策带着浩荡的部队回到长安时,无数的观众激动的尖叫起来。 “大唐,大唐。” “这才是我们大唐之威。” 而在此时。 身后大屏幕上却是闪现出几个字: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