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五章 运动会期间装修房子 (第1/2页)
运动会期间,我们家的新房子也开始慢慢装修起来。 老妈亲自去市场上挑了地砖,客厅用瓷砖,房间用木板,拍了照回来给我们看,我们相视一笑,表示看不懂,差不多,都一个样。 “算了,等你们老爸回来问问他。”老妈一边看着手机的照片一边算着价格。 老爸不用cao心这种事,见了照片就问老妈的意见。 老妈选了一个。 老爸就马上应付道:“好好好,就这个吧。” “这个好看是好看,就是要比另一个贵一点。”老妈记下了拍下照片的地砖木板价格,又翻了翻手机给老爸看另一个,“这个呢?这个怎么样?” “这个也可以。”老爸看了眼,就把决定权交给老妈,“都好看,你决定就好了。” 老妈听了反倒生气:“大的小的都一样,给不了意见。” 关键是给了要听进去才有用。 我和meimei凑过去让老妈再给我们看一遍,第二回看倒是能看出点差别来了。 “这个好看。” “那个好看。” 老妈听后笑了笑,看着手机仔细看了看神情又凝重起来:“你们觉得这两个好看啊。”她难以置信地问着我们,“这里面最难看的就是这两个了。” 那她还拍下来干嘛? “那你喜欢哪个?”我们反问老妈。 老妈又在选了一个后问我们的意见:“你们再好好看看,这个怎么样?还有这个这个,喜不喜欢?” “喜欢喜欢。”我们也跟着敷衍起来,“都差不多的,随便挑个最便宜的。”难看就难看了,反正自己住的,有个地方落脚就行了,别人又不会来住。 老妈又在纠结:“这房子买都买了,钱也借了,没多少钱装修,但是也不能太随便了,这房子要住到你们以后出嫁的。” 那出嫁以后,不是住不上了? 我不在乎这个家好不好看,只要真的有我们自己的房间就行。 不顾家,只是因为这个家没有归属感,我从来都觉得爷爷奶奶家才是我的家。 至少爷爷奶奶总是会待在家里,等我们回去。 不过,有了新家,有了自己的房间,我会好好珍惜的。 “那就这么决定了,买这个。”老妈挑了个性价比高的给我们看,又说,“到时候还有亲朋好友过来参观的,也不能用太差的。” “哦。”房子到底是给谁装修的?我不想他们去我的房间参观。 说好,是敷衍,说不好,又没借给我们家钱,多嘴多舌什么,迟早把舌根嚼烂。 想到这,又不是很期待了。 只想快点跳过这个流程。 装修要用到的东西很多,杂七杂八的能省就省,厨房,卫生间用品,都用熟人的,老妈的老朋友,开了个厨卫家具店,去买可以拿到最实惠的价格。 墙纸窗帘是另外一个老朋友那拿的,也是友情价。 都是老妈的朋友。 老爸的朋友一个都派不上用场。 这种话,我们当面不会说,但睡觉前总会闲着无聊谈论起他们大人的事情。 人情,可以省很多钱,尤其是在最需要用钱的时候,这人情,显得格外珍贵。 可人情是要还的。 想想就麻烦。 她们都是自己当女老板,干出了一番事业,文化水平不如老妈,很早就走上了一条打工的道路,攒了点钱,学会了点门道就开始自己创业了。 反倒是老妈,论努力,论志向,读书时期哪样不如她们。 她们都是羡慕老妈的。 中专毕业还带分配工作,有了工作还能分配到房子。 也就是我们现在住的房子,得亏当时分到了房子,哪怕下岗,还是能出房租继续住下去。 爷爷赶他们走的时候,他们有后路,可以走得很果断,发誓以后不再往来。 我开始明白,爷爷在记恨的又是什么,当初好聚好散,或许爷爷也肯拿出一部分钱来,可看老爸老妈如此有志气,他也就不再多管闲事了。 老妈要是一直是独自一个人,根本不用愁没有生活来源。 可偏偏找了老爸。 还偏偏一生就生两个。 生就生了。 本以为努力辛苦个十几年,也能成为老师傅那样级别的人物,在办公室里泡杯茶,一喝一整天,空闲的时候带带徒弟,下了班放了假找老同学聚一聚。 偏偏,米厂倒闭了。 老干部是当不成了,好在有工龄,以后老了也是能领退休金的。 只是mama的工龄不长,还要自己每月交社保,交足年份才行。 爸爸有十五年工龄,正好够了,社保想交还是能交的,以后就能多领一点钱。 可现在哪来的钱交两份社保? 两个孩子都是读书的年纪,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女人退休早,他们商量以后才决定只交老妈的,等她退休以后,有退休金了,就可以拿来给老爸交,等老爸退休后,他的退休金也能多一些,老了不用再麻烦我们两个当女儿的。 老妈考虑的很周到。 我看过她交社保的那个小红本子,每交一次都会盖一个章。 说起来,家里有好多红本子。 结婚证也是。 应该都是重要的东西,存放在一起,每次打开,我们都爱去凑热闹看一看。 一个月六百,好多钱啊。 mama却说:“我这交的还是最低档的,打工的人根本交不起,一个月才一千多点,光社保就要交掉一半了,我医保还没交呢,以后老了看病也是个麻烦。” 是麻烦,可是,小病不用看,大病,就算交了医保,也还是无济于事吧,外公就算有医保,该走还是走,有钱的话,用上最昂贵的器材应该可以多活几天。 这几天,有多大意义,取决于病人和家人的关系。 普通人家,这几天除了痛苦,还能留下些什么美好的回忆吗? 忽然明白监狱最后一顿饭,可以让犯人自己决定要吃什么。 这是最大的仁慈了。 有一天,我快要死了,放不下的又会是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