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零二章 驾校学车(7) (第3/3页)
/br> 驾照能考出来还是好的。 放着给人扣扣分也是一笔收入嘛,虽然也不一定会这么去做,不过,这个赚钱方法还靠谱些。 我的烦恼也很简单,科二能不能过,不能过,我能接受,可我只会收获老妈的一顿唠叨。 这不是我想要的收获。 于是,我只能接受我通过的事实,而不能接受我不能通过的事实,因为我和那些一起努力练车的人一样,都付出努力了。 那么,结果显而易见。 我不如别人聪明。 如果我和别人一样聪明,我努力更多,却没能通过,我怎么能接受这个事实。 我不是接受不了挫折就开始找借口,而是我已经认清了现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长相如此,聪慧程度更是如此。 家长却忽略了这点,以为大家坐在一个教室里就是在一条起跑线上,不愿让孩子承认不如别人,只会把孩子逼上绝路,因为孩子想不通啊,既然是一样的,那他为什么会不如别人?越是努力的,越是想不通。 明明第一次失败了,没事,可以收获第二次补考的经验,一回生,两回熟,道理是这个道理,可这太过理所当然的事情,显然,不是我们的追求了。 那我们追求什么? 我们要和别人一样?怎么可能,从一开始就是不一样的。 厌学,其实不一定是厌恶学习。 我忽然就懂了。 我只是厌恶我的自信不断被踩在脚底,用这种方法来测试我的承受能力,大多数家长把握不好这个度,一次又一次告诫孩子:“你不比别的孩子差,你自己想想看为什么?” 这样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 抛开天赋,只剩努力。 家长想要激发我们的努力。 没错,就是努力,而不是我们的潜力,非要说,也是潜在的努力。 可一旦想要去测试一条绳子的承重力,那么,迟早有一天,会断的,因为家长对我们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太多太多了。 要我们努力的话也说得太多了。 如果一开始就觉得孩子不如别人家的,还反复在孩子面前强调,那就是从一开始就否定了孩子的任何努力。 我的家长,还是有一些进步的,至少没有从一开始就否定我。 因为他们相信遗传。 他们自命不凡。 我比他们看得明白,他们也很普通,真要和别人比起来。 我们要承认的,不是不如,而是差异。 只有承认了差异,包容这些差异,我们才会去尊重那些善于学习和善于学习之外的学生。 本来,我会很真诚地赞美学习优异的学生,可现在,我做不到。 我连我自己的优点都看不到,还让我去看别人的? 我要自信起来。 和科学老师说的一样。 自信了,我才能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我明明也可以很开朗,不害怕失败,但是,他们教会了我要去害怕失败。 真当我害怕的时候,接受不了失败的时候,他们又要我坚强了。 为什么不是让我自信? 我一直都在坚强,好吗? 不害怕失败,不算坚强吗?明明知道可能会失败,不是百分百成功,还是会努力,不算坚强吗? 我不害怕科二没有一次过,但老妈却反复在我们耳边催促:“教练让你们去练了没有?教练不说,你们也可以自己主动去说要多练一会。” “已经比别人多练了。” “那也可以再练,什么时候考试啊,有没有信心一次过,去一次花那么多钱,补考又要花钱,我不是要给你们压力,但你们最好还是一次过。” 道理,我不懂吗? “你们自己说说看,你们比别人差吗?就不能自信一点和我说,老妈,你放心,我们肯定一次过,就不能让我开心一下吗?” 如果可以,当然要一次过啊! 自信,是给我了,但不是我想要的那种自信。 我的自信来源于什么。 金钱? 父母的支持? 还是,我自己相信我能行?太过盲目了也不是自信啊! 不对,都不是,可到底是什么呢? 我的自信到底在哪里? 我又有些焦虑。 我拼命压抑,去考虑一些长远一点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比如,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 教练又在喊了:“吃好了还给我呀,我都没收你钱,这么快就想藏起来了。” 小姨只好笑着站起来把晕车药还回去,看到教练没动那盒消食片,又忍不住问起来:“教练,你怎么不吃啊!” 教练反问:“水呢?” 小姨明白了:“教练你等着,我去给你买水。” “我不是这个意思。”教练不开玩笑了。 小姨已经当真了:“这些我们都喝过了,教练,你等着,我去给你买新的。” 这个药,非吃不可了。 我们偷着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