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昆曲与流行,山水之间 (第2/3页)
> 徐健:“看看?” 周游:“今晚上吧,大家再碰碰,再改改。” 吃完早餐踏上行程。 今天去寒山寺。 没错, 就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寒山寺。 游完寒山寺,又去西元寺。 总之今天的行程和寺庙分不开了。 在寒山寺盖套章,在西元寺抄经、吃素面。 值得一提的是,西园寺有很多猫。李青瑶挺喜欢猫,恰好周游也喜欢,于是他们俩在那里撸了非常久的猫。 “这里为什么这么多猫啊?”墨帅杰一直纠结于这个问题,“树丛里长猫,草里长猫,地上长猫……还以为这里是猫寺。” 这里的猫多得的确夸张。 而且长得肥。 慵懒至极。 随便你摸它……只要你是个善良的投喂者。 结束了寺庙之旅,晚上一行人去听昆曲。 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一种。 百戏之祖的南戏系统下之一的曲种。 《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应该是颇为人所知的昆曲。 蓝星虽然极大的保留了传统文化,但和地球类似的是,随着时间推移时代变迁,昆曲这种传统艺术渐渐不受到人们的青睐。 走向衰落与没落。 《边走边唱》和《旅行者》还有些许不同。 《旅行者》拍摄的时候导演组几乎不会干涉嘉宾的活动与安排。 而《边走边唱》节目组则会发布任务,安排活动。 这聆听昆曲便是节目组安排的,一方面是为了丰富节目内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宣传和发扬传统戏曲。 不能让这种艺术形式失传了。 演出结束后六位明星在后台与刚才演出的老生、旦角碰面攀谈。 老生名叫魏传。 旦角名叫邹英。 两位都是昆曲艺术家。 且是夫妻。 得知周游他们在录节目,也很乐意谈及昆曲方面的事情。 魏传道:“你们也看到了,每次演出台下观众并不多。今天算多的了,因为有你们还有节目组的人。” 邹英:“我们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说发扬昆曲艺术,但至少要传承下去。不能让它砸咱们手里了。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周游若有所思,说道:“现在纯粹的戏曲年轻人很少能沉下性子来听了,如果要推广传承,倒是可以开拓一下思路,寻找一些新方式。” “新方式?”魏传道,“怎么说?” “比如将之与流行音乐结合。”周游道,“我之前推出的作品《囍》中融入了戏腔,似乎有不少年轻人喜欢。由此可见,年轻人不是不喜欢戏曲,而是需要找到一种他们能接受的方式。” 众人闻言,眼睛顿时一亮。 “这倒是不错的思路。”魏传道,“不过我们……” 他想说他们并没有那样的能力。 墨帅杰最擅长起哄,说道:“第一次听《囍》的时候的确给了我很多惊喜,我也的确喜欢这首歌。不过昆曲要如何融合?周游,你给咱们打个样?” 徐健:“是啊,唱两句我们听听。” 都想听周游唱歌呢。 都想看他即兴创作呢。 周游也不推辞。 手里正好有一首昆曲与流行音乐结合的曲目。 《盖世英雄》这张专辑中的《在梅边》。 周游随口唱了几句。 首先是一句昆曲腔开场。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周游一开口就惊艳了所有人。 “他竟然还会昆曲?”徐健、墨帅杰等人心中惊讶。 魏传也对周游刮目相看,这腔调……已经是专业昆曲演员的水平了。 这个流行音乐人不简单啊。 一段昆曲唱腔开场,紧接着周游唱了一段流行唱腔,还有rap、说唱。 “这厢是梦梅恋上画中的仙” “那厢是丽娘为爱消香殒碎” “为了爱不吃不喝不睡” “……” “在梅边落花似雪纷纷绵绵谁人怜” “在柳边风吹悬念生生死死随人愿” “千年的等待滋味酸酸楚楚两人怨” 周游小唱了一段。 并没有完全将《在梅边》完全呈现出来。 清唱也表现不出那种感觉来。 “大概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去结合,”周游说,“编曲的时候再将昆曲的打击器乐元素加入进去,一首满是昆曲元素的作品就出炉了。” 众人听呆了。 “太好听了。”唐梦溪夸赞道,“流行与传统艺术结合起来,完全没有违和感。” 魏传也感到惊艳。 但他更好奇的是:“你以前专门学过昆曲?” 周游:“没有。” 魏传:“那你怎么唱得比专业的还好。” 周游:“学过一段时间吧。” 众人更惊讶了。 学过一段时间就是专业水准了? 戏曲这玩意儿可是要从小开始学,是日积月累的功夫。 但听周游的意思,似乎随随便便就学到了专业的水准。 这就是天才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