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明星的我爆红了_第360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0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2/3页)

夜游神竟然是一歌手。”

    “真是遍地开花啊。”

    ……

    编剧圈。

    “我自闭了。”

    “我就想问周游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身兼数职!!他竟然是全职小能手。”

    “所以他的悠闲人设都是骗人的!私底下在拼命内卷拼命努力。”

    “我愿称他为卷王之王。”

    ……

    夜游神身份暴光。

    在夏国,在星联邦都是炸裂级别的。

    周游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忽然间变得高大起来。

    令人肃然起敬。

    有人说:他是歌手中最会写歌的创作人,创作人中最会写的,家里最会搞剧本的,剧作家里最会写诗的,诗人中最会弹钢琴的,钢琴家中最会演的……

    无限套娃。

    不会唱歌的创作人不是好的家……

    作家在这个世界也被归为名人明星的行列。

    某些知名作家的号召力并不比明星差。

    比如夜游神。

    因此,

    夜游神马甲被曝光,对于周游的名气提升也很有好处。

    在夜游神马甲曝光后。

    加上《青花瓷》、《千里之外》、《Susan说》三首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火热,周游在全球明星榜上的排名也实现了突飞猛进,飞跃式的飙升。

    新专辑作品发布前,全球排名3111名。

    发布和马甲曝光后!

    全球排名飙升到了1328名。

    这排名的上升速度!

    简直就像坐火箭似的。

    并且榜单还在实时更新。

    周游的排名还在上升。

    《Susan说》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这之后周游紧接着发布了《在梅边》和《牡丹亭》。

    《牡丹亭》在地球都是名剧。

    与《西厢记》、《桃花扇》、《长生殿》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地位可谓是相当之高。

    南安太守杜宝独生女杜丽娘一日在花园中睡着,与一名年轻书生在梦中相爱,醒后终日寻梦不得,抑郁而终。她在弥留之际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

    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

    无论《在梅边》歌曲本身,还是《牡丹亭》,都在粉丝中获得一致好评。

    昆曲演员魏传、邹英夫妇打来电话,希望能在舞台上表演《牡丹亭》,周游一口就答应了。

    并且《牡丹亭》还被国家戏剧协会看中。

    各大戏剧学院都将之纳入课堂,供学生们表演。

    轰动一时。

    红极一时。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周游以每天一首歌的速度发布《青花瓷》这张专辑中的曲目。

    《曹cao》、《红颜》、《将军令》、《烟花易冷》、《三国恋》等歌曲相继亮相。

    最后发布《昨夜书》。

    《昨夜书》歌词一出。

    惊艳四座。

    “他又开始写诗了!”

    “这词写得太好了。”

    “虽然《昨夜书》不是十首歌曲里最好听的,但词绝对是最炸裂的。”

    “星光奖最佳作词预定。”

    “周游:我对星光奖没兴趣。”

    “尼玛!!整张专辑都是神作!!神专啊。”

    “这要不是年度最佳专辑!我特么给星光奖跪下。”

    “太牛了!每首歌都喜欢。”

    “整张专辑无限循环。”

    “在这张专辑里,周游肆意挥霍他的才华。、”

    “什么叫才华横溢?这就叫才华横溢!”

    整张专辑发布后,销量也是蹭蹭蹭上升。

    一千万张。

    五千万张。

    一亿张。

    三亿张!

    五亿张!

    凭借着超凡的质量,良好的口碑,独特的风格,在全球狂揽五亿张的销量。

    每天发一首歌。

    每天都上热门热搜。

    整整十天周游都是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每发一首歌就是世界乐迷的一次狂欢。

    凭借着这张专辑,周游强势走上了全球圈粉之路。

    专辑发布期间,周游每天的新增粉丝都是以千万为单位的,五千万,一亿的粉丝增量时常有之。

    现在周游拥有足足十四亿的全球粉丝。

    这可是地球整个华夏的人口啊。

    恐怖如斯。

    《青花瓷》这张专辑打破了全球专辑的销售纪录。

    成为全球史上最畅销专辑。

    获赞颇丰。

    在圈内有种说法。

    即《东风破》开创了一个流派,《青花瓷》这张专辑则枚举了这个流派的所有可能。

    神一般的专辑。

    神一般的存在。

    《青花瓷》这张专辑是里程碑式的,像一座灯塔,指引着后续创作人的创作方向,为后续的创作人展示了一片大有可为的宏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