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1992,从四小天王开始_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者归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者归来 (第2/2页)

复的音节强化标题模绘的况味,于是成就了这张完全由“意识”或“潜意识”主导的概念专辑。

    虽然王菲在创作形式上无限接近她男朋友窦唯的创作风格,但王菲的驾御将京式小调的转音融合于英伦摇滚之中,邓丽君风格、COCTEAUTWINS、窦唯……王菲奔逸绝尘的悟性使得她能把这些深刻影响她的歌者的灵魂化合。

    而COCTEAUTWINS度身创作的两首作品在整张专辑中并为显得突兀,反与王菲自己的创作水rujiao融。

    林夕与黄伟文,香港乐坛两大词作高手为王菲填下《分裂》与《扫兴》,在文学性与意象表达上的完美结合更为专辑生色。

    王菲自己的词作,更是即兴色彩浓厚的诗性作品。

    今年是王菲相对较为低产的一年,整年只推出一张专辑,一张EP,而这张《浮躁》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她出道以来最成功的唱片。

    专辑充满音乐品位与词作意象上的兴奋点,在工业化的今天,唱片一样做到尽量少考虑唱片的商业因素,做一张反映自我的,真实的,充满诚意的流行音乐作品,就是值得喝彩的了。

    而王菲作为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流行歌手,在这张唱片中走到了商业的背面,又获得了惯性化的成功,这又引证了那句老话――艺术的成功归根到底都是个人魅力的成功了。

    自《十万个为甚么》开始,王菲每张大碟都有进步,新的音乐风格逐一出现。

    经过《胡思乱想》、《讨好自己》等摸索阶段后,《浮躁》的推出可说是达到王菲音乐路的最高峰。

    继《誓言)和(出路》等作品后,王菲对BJ摇滚情有独钟,可能因为监制是窦唯和张亚东的关系,整张《浮躁》的歌曲均以此为主要风格。

    可说是王菲亲自创作曲词的众多作品中较具代表性和水准的一首。

    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对爱情的执着,歌者决定与情人一起堕落,不再计较别人怎看。

    除《堕落)外,王菲还曲词包办创作了《无常)、《浮躁)和《末日)。其中(浮躁》只有简单的二十二个字,全歌以不知何解的吟唱为主要构成部份,可谓香港流行乐坛传统音乐概念上的大突破。

    其他如<想像》、和《野三坡》更进一步打破文字规限,以不知何解的语言为歌词,摒弃传统的国粤甚至英日语歌词,以自然的声音,毫无阻隔抒发内心最原始的感受。

    改编CocteauTwins的歌曲(知己知彼》曾成为不少人的谈论话题,而(知己知彼》一曲的受落亦肯定了王菲的音乐品味得到听众的支持和认同。

    放弃再单纯改编CocteauTwins的作品,制作这张《浮躁》时,王菲特别请了CocteauTwins为她作了两首新曲的迷幻精神,王菲放轻的唱腔加上和声的编排,确实达到分裂的效果。《扫兴)营造的感觉虽然跟《分裂》不同,但歌词的意境却很相像,都是那样的欲断难断,委曲求全。

    大碟以《无常)拉开序幕。没有前奏的编排,一开始便听到王菲的声线,唱着各样的自然景象。

    一个悠闲的画面,王菲却看到这一切美丽和洽之后,那世事的无常。

    一切安好的九月天,只是缺少了烦恼,却令王菲心浮气躁,胡乱想像,情绪分裂而不安,整个人冷静不下来。

    整张唱片的十首作品,歌者都是处于这种不安的情绪状态里,而且越后部份的作品,所展现的情绪越不稳定。

    不听不看不说,王菲独自陷入对爱情和生活的迷失里。

    明显的《浮躁》尝试展现一个较为精神层面的状态,将生活上、爱情上的点点不安感觉加以捕捉,乃王菲继《迷路)这带诡异味道的歌曲后另一更完整的深入精神领域的音乐作品,更是王菲历年来最统一而完整的概念唱片。

    《浮躁》不但在音乐上注入了BJ摇滚的元素,更将之与北欧迷幻风格融合无间,完成这实验性的概念创作。

    王菲亲自参与撰写大部份旋律及部份歌词,是第一张真正属于王菲自己的作品,成功摆脱过去一切被指抄袭的风格,突破自己,也打破了香港乐坛的传统框框。

    这样一张堪称完美的专辑,虽然在人气是或许比不了陈启明。

    但在口碑上,陈启明都有些震不住。

    在九月十日的一期宝岛乐坛杂志上。

    主编便直接提出了陈启明新唱片销量或许会超越王菲,但歌曲的艺术造诣方面会比不上王菲的说法。

    陈启明对这说法自然是不服。

    但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王菲这种另类歌曲的口碑是他难以击败的。

    因此,他干脆不去管口碑可能比不过王菲的事,开始专著于唱片的销量。

    人无完人,王菲在华语乐坛就像是影坛的王家卫。

    拿一坨屎出来都有人说香。

    过于计较反而会伤到自己。

    所以,他干脆不去理会这些,而是专著于销量。

    反正他陈启明本身就是一个以销量成就现在地位的歌手。

    销量才是他的基本盘。

    如果要想追求口碑的话。

    别说一张,十张专辑的歌曲他都能搞出来。

    反正乐评人的尿性都是什么歌另类就是好歌。

    他要是拿一些另类到极致的歌曲出来,保证这些乐评人会疯狂吹捧他。

    现在,他还是继续玩销量就是。

    在他心里,销量才是王道。

    口碑再好,销量有我高吗?

    乐评人吹捧再多,销量有我高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