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平凡的世界(13k) (第1/7页)
从打铁开始骑砍欧陆正文卷第三十章平凡的世界“醒一醒,醒一醒。” 丹麦,里伯郡。 渔夫格林睁开眼,就看见妻子桑娜的脸。 并不漂亮,还有些虚弱,却是他见过最美丽的女人。 格林连忙起来添了添柴火。 桑娜说不用这么浪费。 他憨笑着不说话,添柴火的动作却更快了一些。 渔夫的父母兄弟都已经死了,只剩下驴、鸡、猪算做家人。 这样孤单的活着很多年,直到遇到了桑娜。 那天也是这样的风浪。 回来的晚了,桑娜点燃珍贵的蜡烛,焦急寻找着他。 “外面危险!” 他训斥了一句,桑娜愣愣的从怀里掏出热水缸。 昏黄的烛光,相互递送的热水缸。 格林感觉到了局促灰暗的家有了光亮。 一个人劳作另一个人会陪伴。 一个人要外出另一个人会牵挂。 一个人难过另一个人感同身受。 坐在海滩的沙丘上,虽然还是很穷,但同吃一颗苹果的时候,他觉得天堂也不过如此。 哪怕生了个儿子之后,妻子桑娜的身体就变得气虚体寒,干不了重体力活。 格林还是觉得生活充满了盼头,更加疼爱桑娜。 外面又黑又冷,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小男孩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在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中,一家人吃着简单温暖的第一餐。 桑娜去洗碗,他要送儿子去修道院。 自从女王复兴丹麦,修道院也越来越多。 女王经常会从王室锦衣库拨款进行慈善事业。 除了帮助女性,也在资助儿童识字学习,如果表现好,还能被女王提拔为官员! 格林就见过这样的幸运儿。 他想要让儿子过上好日子,所以就把孩子送进了修道院里。 除了能学识字,据说还能保全家上天堂。 这样的目的其实有些功利,淳朴的渔夫一直有些忐忑。 后来有人说爱尔兰人特别听教廷的话,教廷要求他们多生孩子,每家每户就会生好几个,还有一个约定的习俗,每家每户都要送一个儿子去修道院做神父或者修女,也是为了保全家上天堂,功利没有什么不好。 渔夫这才心安。 到了修道院,格林下意识张口想要说什么的时候,看见拉斐尔神父走了出来。 渔夫想起了拉斐尔神父以前说的话。 “儿子,好好读书,以后给女王做官,我再苦再累都值得格林,这样的话要少说,这种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节俭是一种美德,但让孩子长久地活在一种难以逃脱的亏欠感里,只会让孩子终其一生都活得不幸福。” “没有儿子,你还是要这样辛苦打渔,你的苦难不是他造成的,他却要在自卑愧疚地活着。” “一个正常的,温馨的,宽松的童年,是你能给他的最珍贵的礼物,远比金钱都要珍贵。” “真正的爱,不是一味用自己的付出绑架对方,而是相互滋养、互相成全。” 拉斐尔神父是丹麦人。 小时候展露天赋之后,接受女王资助成为了教会学者,据说还去过君士坦丁堡,非常的有学问。 格林只是一个渔夫,只知道他说的话很有哲理,其实很多都听不懂。 但只要真的能对孩子好,他愿意去改正这些。 所以他只是摸了摸儿子的头发,朝着拉斐尔神父憨厚一笑:“跟神父说日安。” “神父日安!” 儿子笑容灿烂。 拉斐尔神父回以笑容:“日安,上帝与我们同在。” 这时一个马车停在了修道院门口,是采购的物资。 马车跳下来的商人指挥工人搬运,有一桶还贴着蜂巢图案。 “蜂巢?是蜂蜜吗?” “小鬼,伱猜对了。” 一桶蜂蜜? 格林看着儿子脸上的向往,壮着胆子问了一句:“蜂蜜多少钱?” 商人:“一小桶50枚银币。” 渔夫声音拉高了一截:“多少?!” 商人笑呵呵的说道:“大冬天,你瞧瞧这现在哪有蜂蜜呀?” “这都是女王经营的皇家蜂蜜,你嫌贵我还嫌贵呢。” “50枚银币.” 渔夫面露难色。 拉斐尔神父蹙起眉头:“这些蜂蜜都是院长订购的?” “是的,拉斐尔神父。” 商人点头。 渔夫发现拉斐尔神父的神情有些不愉快。 因为买的蜂蜜太多,影响到修道院做生意了? 格林本能的觉得拉斐尔神父不是这样的人。 他记得在《新约圣经》中记载,我主在复活后吃的第一餐就是蜂蜜和鱼。 蜂蜜誉为幸福与平安的象征,还能酿造蜂蜜酒,为生活平添诸多乐趣。 据说东帝国的贵族们几乎样样菜肴不离蜂蜜,蜂蜜还可以代替黄金来缴税。 天父教的圣像,圣者安弗罗西、圣金口约翰等均以手握蜂巢之形象示人。 以前只有圣徒、道德高尚的人才可以享用蜂蜜。 因为修道院与蜂蜜的联系,修道院需要大量的蜂蜡做蜡烛,基本上教会都会养蜂,产出的蜂蜜、蜂蜡也是修道院赚钱的生意之一。 不过冬天修道院也没办法养蜂蜜,买点蜂蜜不会影响修道院的生意。 而且拉斐尔神父从来也不是一个把金钱看的很重的人,他是真正有崇高理想的学者。 那为什么神父会觉得不愉快? 就在渔夫疑惑不解的时候,商人一脸笑容的说道:“还有一盒艾欧糖,东帝国的人尝了都说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