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人敕令冬日酷暑,白日起惊雷! (第1/3页)
第137章真人敕令‘冬日酷暑,白日起惊雷!’ 翌日,申时! 在羽林军的护卫下,神殿天谕大神官的车架,缓缓的驶入了长安城内,由南门而入。 径直赶赴朱雀天街外,去勘验那块朱红色的神石,好辨认下神石的真假! 围观的长安百姓们,昂首挺胸的看着,那些卸掉了甲胄,其在骏马上的西陵人。 好像这唐国的兴盛,与他们这些在朝堂上衮衮诸公眼中所认定的韭菜们,有什么关系一样。 兴,百姓苦,亡亦百姓苦! 兴亡过手,百姓皆苦,固是要维其稳,夺其志气,断其意气,剿灭其血勇。 乱时用其用,安时用其力,人世间诸国,所谓之盛事由来,大多无出其左右。 而那位在马车上,惶惶不得安,蓬头垢面的妇人,听着耳畔的传来的欢呼声,不禁是潸然泪下。 祖辈皆为唐国效其命,却落得了如此下场,还要靠着西陵人相救,这不得不说是莫大的悲哀。 马车上! 天谕大神官突然睁开了双眸,卸掉了身上那层厚厚的披风,他说道:“冬日,将迎来酷暑啊!” 他似乎看到了一高大神人,于天穹下垂目而视长安城,这高大神人身着青衣,有浩渺之意。 只是任凭他耗尽心神去看,却也是看不得神人,丝毫的真面目。 程立雪眉头一皱,掀开帘子看着马车外,尽着冬衣的长安百姓,言道:“老师,此时正值隆隆冬日,怎会有酷暑降临。” 冬日酷暑,这样的事情,多出现在人世间,那些俗不可耐的话本子中。 例如六月飞雪,其冤昭昭,血溅三尺白绫之上,多是人世间的普通百姓,乞求判案清正廉洁之意。 天谕大神官摇头道:“在这座阵中,我亦看不明切,可隐约之间,感觉燥热有异,天地间的元气升腾交错不止,故才有此言!” “立雪,若酷暑来临,那对妇孺冤屈,得以沉冤昭雪,这冬日酷暑应会让人敬畏。” “或许,在鉴别了唐国那方,所谓的神石后,我等应去拜访下,那位道门的真修。” 昊天的子民不知凡几,靠着神殿永远也无法,处理那些浩如星河的状子。 所以才要传教,让人世间产生敬畏,心中贪欲不得自遏者,更易入了那魔道。 马车继续前行,来到了朱雀天街附近后,方才停了下来,原本繁华的朱雀天街附近。 此时此刻,却是空无一人,那些普通的百姓、朱紫巨室的探子,悉数被清走。 于唐国王室而言,无论这块神石是真是假,皆不需要外人知晓。 毕竟,那些普通的唐国百姓,本就不需要知道真相,相较于真相,普通的唐国百姓,更相信人云亦云之言论。 宏伟的朱雀天街尽头,栩栩如生的朱雀绘像,似乎是要沐浴着火光,冲天而起一般。 李青山看着走下马车的天谕大神官,微微躬身道:“见过,天谕大神官!” “嗯!”天谕大神官平淡的说道:“国师大人切勿多礼,本座此来,是应唐王邀请,来看一看那块,昊天降下的神石。” “荧惑守心,却又此祥瑞之言,哪怕是在神殿的记载中,也是不可得见之事啊!” 悄无声息的这位天谕大神官,就已然狠狠地嘲讽了下,唐国王室篡改,天上掉下来火流星。 李青山神色如常道:“天谕大神官说笑了,昊天神谕降临,谁又敢于更改呢?” 话虽然是怎么说,可李青山背后却是出了一身的冷汗,这块神石上的神谕,为王室内的能工巧匠以金石之道再三修改,如今已是浑然天成。 “阿弥陀佛!”黄杨大师宣了声佛号,言道:“天谕大神官,昊天神的神谕就在眼前,是真是假一看便知啊!” 早年间他已然破戒,为了人世间不会再起兵戈,他毅然决定,再一次破戒。 我佛慈悲,可真正关键的还是那方神石,荧惑星下坠之石,果真是意外吗? 天谕大神官扭头,对着身后的程立雪说道:“立雪,将那对妇孺,带过来吧!” “先论了一事对错,再言神石真假亦无不可。” “是,老师!” 不久后,程立雪将那对妇孺带了过来,与之一同带来的还有那份状书,三两张宣纸,寥寥千百个字,说尽了道不尽的冤屈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