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 刘禅舌战立威  (第1/2页)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都没有说话,但大部分人皆是面露难色。    这种场面倒也在刘禅意料之中。    仗打到现在,益州不说是疲惫不堪吧,至少也是强弩之末。    再想挤出兵力、粮草送往前线,谈何容易?    只是谁都不愿意当那个出头鸟。    几位重量级人物,糜竺、伊籍等老干部不在成都,刘巴倒是在,不过那位性情古怪,轻易不参加这种会议。    此时,彭羕便毅然站出来了,顾盼间神色自矜。    拿鼻孔扫视一圈众人,那意思好像是说,看吧,关键时刻还得是我。    随后才看向诸葛亮拱手道:“军师,曹cao引兵去援汉中,我等自当鼎力支援主公大军,此乃本分。”    刘禅挠了挠鼻子,几句废话开场,估计这货该说“但是”了。    彭羕一捻自己的两撇胡:“但是……”    我就知道!    “下官以为,前线粮草我等自当充足供应,却不该再征兵开赴前线。还请军师书信予主公言明利害,请主公从长计议,徐徐图之。”彭羕说罢一揖,重新落座。    此时一位棱角分明的大嗓门发声道:“永年兄,此言差矣。汉中之战事关重大,况主公已斩夏侯渊,大败曹军。此时不一鼓作气,定鼎汉中,更待何时?我觉得应按主公信中所言,征兵运粮去援汉中!”    刘禅好奇的朝他看去,低声问道:“诸葛叔,他是谁?”    “此人黄权,字公衡,同为治中从事。素来才思敏捷,筹划有方。”    黄权,好像有印象啊。    似乎是老刘伐吴,兵败后归途断绝,被迫归降曹魏的倒霉蛋。    但老刘认为自己对不起他,没为难他的家人。    而后来有人故意骗他说家人已被满门诛杀,他也不信,坚持认为老刘和诸葛亮不是那样的人。    他在曹魏官做得挺大,留在益州的儿子在季汉亡国前也是拼死抵抗,最终战死沙场。    是个人才啊!    刘禅心中暗暗记下,倘若荆州之行顺利,这今后都是自己的可用之才。    “军师,诸公。”    此时风度翩翩的谯周站了起来,对四下一揖,“可否听周一言?”    劝学从事,虽主管文教,但此时各部门分工并没有那么明确,遇有此类大事,各部门官员通常可以各抒己见。    “周也知汉中之战关系重大,粮草之事尚可全州缩食以供主公。可此时恰是春耕时节,倘若再要征兵,势必影响百姓生计。    “倘若战事日久,届时怨声载道是小,一旦激起民变,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刘禅手指点着膝盖,看着这位传说中的带投大哥笑而不语。    果然名不虚传,如此年纪本应血气方刚,这人此时却已经有些投降派的反战思想了。    不是说反战是错的,也不是说民生就不重要。    可你不能光反自己的战呐?你不战,别人就不打你了?    这不是耍流氓吗?    别人打进来了,国破家亡,会发生多少惨剧?那时候你就俩眼一闭装看不见,不管民生问题了?    倘若没想到这一层,那也是目光短浅。    若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这就有意思了。    谯家送给老妈的辽东老参,自己可还记着呢。    辽东在哪?    如今汉中那边人脑子打成狗脑子,谯家却能搞到北魏版图后花园的特产,还随手就送出来……    刘禅眯眼看着谯周正气凛然的样子,表情十分微妙。    诸葛亮对谯周所言不置可否,羽扇轻摇,不知在想些什么。    此时那彭羕却又站起来了:“羕听闻刘公子在郊外有支私兵,训练有素。    “如今既然前线吃紧,刘公子何不……呃,某适才相戏尔,公子兵少,去了也无益大局,无益大局啊,呵呵……”    彭羕正说着就觉得浑身一激灵。    再看刘禅虽在微笑,眼中却隐约带着一股杀气,像头盯住猎物的猛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