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大全集_第四章 矫正本能行为障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矫正本能行为障碍 (第3/12页)

患者因有强迫性格或太过追求完美主义而自伤;另有些依赖性格过重,会以自伤行为来吸引别人的重视。自伤者多认为自己是无能的,自认为有缺陷或是能力不足,他们觉得情感上没有人可以依赖或信任,给人的印象总是紧张害怕。而为了缓和持续不断的紧张害怕,自伤者经常背负着深沉的愧疚感,怕别人视自己为危险人物或极度厌恶自己,这些害怕带来经常且毫无根据的愧疚感。此外,自伤者对情绪的痛苦是极端敏感的,他们无法信赖别人,宁可选择自己来掌控体验伤痛的过程,以及伤痛之后留下的麻木感。疼痛与自我伤害就是为了产生宽慰与安全感。

    至于自伤的外部原因,有学者指出,自伤者最初可能为疏解压力、发泄愤怒。我们认为,自伤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诱发事件——通常是真实的或感觉到将要失落、受拒绝或被抛弃;

    2.无法忍耐的情绪越来越高涨,可能是情绪低落或麻木的感觉;

    3.开始想尝试自我伤害行为;

    4.执行这些行为,执行时个体通常感到“部分疼痛”或“完全麻木”;

    5.得到短暂的心情舒解。

    创伤经验通常可以在冲动性的自我伤害行为中看到,不论是在行为的不久之前发生或是发展过程中,这些经验都和自伤行为有一定的关联性。而一旦自伤的行为出现,就会出现模仿效应,自伤的次数和频率会快速增加。

    (三)解决之道

    1.保持良好的心情

    要知道良好的心情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是任何药物都无法代替的,恶劣的心情对健康的危害则犹如任何病原体。其实,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情的“砝码”就在自己手中。

    2.重拾对生活各方面的积极情绪和欢乐

    对于感到“生活单调、缺乏挑战性”的个体,这类自伤的预防就是让他们学会生活。缓和自我伤害的冲动、念头,回复到以前的日常生活状况。

    3.心理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式

    要让患者表达其不良心境,自伤的冲动和想法,使病人明白自伤的想法纯粹是自我心境所致。帮助患者认识其思想方法是错误的,并要使患者得到保证,随时准备帮助他,希望积极配合,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患者应认识自己的病情,以缓解抑郁、愤怒、恐惧等不安情绪,及增进自控能力。诉说引起焦虑、抑郁、愤怒的原因和内心感受。清除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和物品。

    4.要适度、合理地宣泄

    妥善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换一种利人利己的宣泄方式,如体育活动、体力劳动、娱乐活动等。还可以升华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经典的做法便是“化悲痛为力量”。

    5.调节挫折

    调节挫折即调整对挫折的认知方式。提高适应能力。关键是认识挫折的两面性,它一方面使人痛苦、忧伤、失望,但另一方面,会给人以教益和磨练,使人变得聪明、坚强、成熟起来。

    (四)测试

    你有自伤倾向吗?

    1.我的身上经常伤痕累累,这些都是我自己割破的。

    2.我曾采取一些令自己痛苦的方式折磨自己。

    3.我出现过用刀割伤、刺伤自己,拔自己的头发或眉毛的行为。

    4.我用烟头烧灼自己,以减轻自己的罪恶。

    5.我觉得身体受之于父母,应该格外珍惜。

    6.我从不会做出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事情,觉得不值得。

    7.我经常自己打自己,有打脸、撞头、打头、掐脖子等等。

    8.我有时认为生存没有价值,或生不如死。

    9.看到有人自杀的消息,我总是觉得这些人太愚蠢。

    10.我曾有过砍断自己的手指或刺伤自己眼睛的幻想。

    11.如果目的没达到,我就让自己的身体受到损伤来发泄心中的怨气。

    12.有时我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

    13.没有按照我的意志办事,就经常以自残的口气威胁人,逼人就范。

    14.即使只是有一个小伤口,我也会立刻去医院检查的。

    15.我会在作文或日记中表现出轻生的一些想法。

    16.我出现过反复割破自己的皮肤,自我烧伤和烫伤,主动撞击和抓擦,抓挠头皮等行为。

    17.我有时期望用疼痛来证明自己还活着。

    18.发生了不幸的事后,为了逃避责任,我想通过伤害身体来求得大家原谅。

    19.我经常与别人谈到关于“死亡”的话题。

    20.我一有情绪发泄不了,就觉得胸中憋闷,坐立难安,觉得必须得见点儿血才舒服,用疼痛发泄一下。

    21.我的睡眠与饮食习惯变得紊乱。

    22.我失眠,经常觉得疲惫,身体常有不适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