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要懂的说话技巧_Part5 学会假装,越是糊涂人们越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art5 学会假装,越是糊涂人们越爱 (第1/11页)

    常以“难得糊涂”自勉的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有句话说的好,“聪明难,糊涂更难。”古往今来,能容人之忍的人,往往都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回答有技巧,有些问题可以“听不懂”

    很多时候交际如战场,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当然也会遇到让人难以回答甚至不怀好意的提问,如果不懂谈话技巧,很容易让气氛变得尴尬,甚至得罪人。在面对不想回答的问题时,要学会答非所问,巧妙化解,既不失礼,又保全了自己的面子。

    有些人就是因为不善于巧妙回答提问,而让自己陷入被动又无法让对方满意。如果不懂变通,就无法掌握聊天之术。

    我的朋友小齐在保险公司干了很多年,能力没的说,就是不会说话。每次跳槽都是因为处理不好跟领导的关系。

    再次辞职之后,小齐非常郁闷,整天借酒浇愁,还老抱怨没有人懂他。后来,好不容易有个老朋友想帮他一把,还是被他搞砸了。

    老朋友想把小齐介绍到朋友张老板的公司,特意摆了一桌酒席,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好好说话。

    酒过三巡之后,张老板了解到了饭局的意思,问小齐说:“听说你的业务能力不错,为什么辞职啊?”

    小齐不假思索地说:“因为跟老板的关系不和,不知怎么就得罪了他。”

    老朋友一听就不高兴了,他想小齐怎么还是如此不会说话?赶紧打圆场说:“小齐比较实在,跟你开玩笑呢。他的业务能力挺好的。”

    老板对小齐有了几分了解,不动声色地问:“那你期望的工资是多少?”

    小齐马上就要开口说越多越好,老朋友赶紧抢先说:“大家交情不错,你根据他的能力给吧,他不会过多计较的。”

    纵然老朋友在中间一再周旋,但小齐的表现还是让人不满意,最后老板找了个借口,离开了饭局。

    “你怎么这么不会说话啊?我都帮你到这份上了你还是不争气,以后千万别再找我帮忙了。”最后,老朋友面子过不去,也撒手不管了。

    小齐一个人坐在那里,又生气又无奈。

    【案例解析】

    在交谈中,不要回答别人想知道的问题,要回答自己想回答的问题。尤其是在重要的场合,巧妙的回答不仅能让人满意,还可以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让对方产生好感。小齐是个不会回答问题的人,不加思考、不计后果的回答,只能暴露自己的短处,影响自己的形象。

    在跟别人谈话时,哪怕是很熟悉的人也要好好回答对方的问题。从回答问题的方式,对方就能看出你的为人,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印象。有的人认为,话多说一句少说一句都没关系,在回答问题时常常信口开河,或毫无保留地据实回答。事实证明,这是不可取的。

    这时答非所问就派上用场了。答非所问可以让我们巧妙地绕开他人的话题,既能避免尴尬或不怀好意,又能避免失礼,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懂得运用答非所问方式巧妙回答问题的人,总能在社交中如鱼得水,赢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

    要想做到答非所问,就要懂得“揣着明白装糊涂”,这样的人不是傻瓜,而是真正的智者。面对尖锐的问题,回答会让我们感觉尴尬,不回答又显得不够大气。假装听不懂其中的含义,用其他方式回答就会刚刚好。

    听以前做hr的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小王是刚入职场的新人,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来就得罪了很多人,这让他吃了不少苦头。后来,虽然他也意识到了不妥之处,但平时跟人聊天时还是有人故意刁难他。

    在一次培训的时候,小王因为早晨有事迟到了五分钟,这可不得了,一时成为了众矢之的。张老师是这里的老人,带头难为他:“哟,小王,你可是从来不迟到的,今天培训怎么迟到了?莫不是对领导有意见?”

    面对这么故意为难的问题,小王很生气,但也不敢跟张老师对着干,于是他灵机一动说:“张老师,您来得真早,早就听别人说您是单位的楷模,以后我得跟您学习了。”

    张老师还想发问,小王立刻打断他:“听口音您是北京人吧?我外婆家也是北京的,有机会到北京请您吃饭。”

    就这样,小王通过转移话题,巧妙逃避了张老师的刁难,避免了尴尬,解除了危机。转移话题,转移对方的注意力通常都能收到类似的效果。

    【案例解析】

    遇到实在不想回答的问题,还可以曲解对方的意思,假装听不懂,用糊涂方式应付过去就行了。

    很多时候,那些谈资经验十分丰富的人很会设计谈话陷阱,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方式,必然会掉进语言陷阱,巧妙曲解就不会如此了。

    如果对方的问题很有难度,或者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