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帝范 (第1/2页)
李续接过米亚递给自己的奶茶,然后看了看一脸真诚问询的也先不花。他似乎明白了也先不花为什么会问出这样的问题,还如此正式。李续断定,现在的也先不花一定是极度的不自信,所以才想向李续寻求对于自己比较客观的看法。 事实上,李续还真猜对了。 此时的也先不花内心中,已经是非常的消沉萎靡,自惭形秽。他曾经坚信自己做到了一个草原王者应该做的所有事,但是如今却依旧落得个战败被俘的耻辱下场。按照后世的话说,现在的也先不花,相当Emo。 其实,也先不花这几天养病的时候早就想明白了。自己是绝对安全的,而且最终也会回到阿力麻里,继续做自己的草原大汗。 就算把他带到遥远的汗八里,交给普颜笃汗寿山,大元王朝的皇帝寿山不但会非常礼遇他,并且最终会放他回到阿力麻里。现在的大元王朝,可没有能力一口吞下此时依旧是疆域万里,控弦百万的察合台汗国。 不光如此,只要寿山大汗和他的大元朝廷不想永无止境地跟西疆察合台汗国各部厮杀争斗个没完没了,他们就只能放也先不花回去。让这个各部族唯一都认可的草原大汉,安抚整理即将陷入混乱的察合台汗国上上下下。也只有也先不花和他指定的继承人,才能让庞大的汗国上上下下各部族都能感到满意。 当然了,将也先不花放回去之前,估计普颜笃大汗和大元朝廷必将会从他这里要走适度的一些好处。估计也就是一些草场或者部族的归属问题。方法应该是让也先不花的儿子或者女儿,跟大元朝廷的某些重臣子女结亲。而那些草场和部族就自然而然的成为嫁妆或者聘礼,归到大元朝廷的治下。 这其实在草原文明的逻辑中,是合情合理的,作为失败者的也先不花大汗也没有拒绝的办法和理由。 但是,这种被俘虏的屈辱感,是对他最大的打击。甚至,让他现在怀疑自己还能不能做一个合格的草原君王。如果可能,他会立刻将汗位传给自己那个能力出众的弟弟——怯别台吉(台吉是王子的意思)。让他来继承自己的一切,收拾山河,重整旗鼓。 李续看出了也先不花的执念,所以他稍微措了一下辞,然后朗声说道: “尊敬得也先不花大汗。我没法给出一个让你满意的客观答案。因为在我跟你见面之前,只是你的一个敌人,并且以这个角度听到的关于你和你的国家的所有消息。我相信,这里面无论真的假的,都没有一个是客观公正的。所以我给你的看法,肯定是极其不客观的。” 李续能从也先不花的脸上,明显地看到了无比的失望和落寞。于是,他继续说道: “也先不花大汗。我虽然不能给与你客观的评价,但是我有办法能让你自行获得。我是一个中原汉人。我们汉人的历史非常悠久漫长。在这绵长的历史中,中原地区前前后后建立了大大小小数百个王朝政权,这些政权有的是汉人的,有的则是草原民族建立的。比如匈奴人、鲜卑人、突厥人(五代十国的沙陀人是突厥的一个分支)、契丹人、女真人等。这些王朝的兴替也给我们这些后人,带来了数不尽的历史经验。这种执政经验,其实恰恰是你们新兴勃发的蒙古人所不了解的。” “据我认为,蒙古的各个大汗中,任何一个能够获取并利用这些知识和经验的人,最终都成为最优秀的统治者。其中最伟大的就是成吉思汗。我听说,很早的时候,他就重用来自中原的汉人(这里指的不是汉族人,而是包括女真人,契丹人在内的北方中原民族)来作为他的辅助者。比如耶律楚材,比如丘处机等。” “所以,我想大汗你如果了解中原人对于优秀皇帝的评价标准,那么就可以来自我评价一下自己是什么样子的程度。毕竟,在这件毡帐中,最了解大汗的应该是你自己。” 也先不花听李续这么说,原本已经有一些黯淡无的眼睛一下子都亮了起来。这几天一直阴郁的面孔中,竟然露出了欣喜的表情。他赶紧探着身子,请李续快快说来。 李续想了想后,继续说道: “在中原汉人的历史上,有一个皇帝是得到了后世所有人民认可的。他不但自己是一个好皇帝,而且还将优秀皇帝的行为,做出了一个表率和规范。” “这个皇帝其实也并不算是纯正的汉人,而是鲜卑人。他叫李世民。李世民的父亲建立了一个叫做大唐的王朝。而李世民作为他的次子,在王朝创建的时候,参加并指挥了大多数的重要战役,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后来,他当了皇帝,将因为战乱而贫弱不堪的中原帝国,建立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物阜民丰、军队威震四邻的强大帝国。西方最远的边界,已经到了葱岭和热海(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一带。北方直接灭掉了强横的东突厥帝国。草原人奉他为‘天可汗’。” “大汗你一定知道咱们草原上有一首昂扬激情的歌曲,叫做《阙特勤的召唤》吧。而在草原人看来是大英雄的阙特勤,却只能匍匐在大唐王朝的殿宇之下,自称边荒小臣,乞求大唐王朝对他的支持。可见李世民这个天可汗所建立的大唐王朝,当年是如何的强盛。” “李世民这个天可汗,他不但自己文成武德,做了一个让后世都评价甚高的好皇帝,而且他还总结了历史上各朝各代皇帝的得失,写了一本书,叫做《帝范》。他希望以后的皇帝们,就按照他写的这个规范去做。他认为,皇帝做事情,总结来说大概就是四点:平定四方,用怀柔政策,不急功近利,劳民损兵;不贪图游乐,每天都要勤政,用心听取各种建议,但是却出言周密,不能轻易发言,致使朝令夕改;工作结束后,还要主动和大臣们推心置腹讨论是非,从而准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