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陛见 (第3/3页)
> 太监这个特殊群体也有自己传宗接代的方法。太监出自己的干爹,也就是在表明自己的根脚。
李续一听,知道这个太监在兴圣宫中地位不一般,更是觉得刚才的投资,是很值得的。于是,亲切的一边走一边悄声的寒暄。 跟跟着太监朴不花的李续,沿着兴圣殿后面的那条联廊,很快就来到了后殿外面。 元代的宫殿基本上都呈现“工”字型,所以皇家主要殿宇分前后两个主殿。 一般情况,前殿大,后殿,中间有竖着的联廊相连。按照规制,前后殿的形制按理都是一样的,但是兴庆殿却不同。 兴庆殿的前殿是中原式样的,双层飞檐斗拱结构的长方形砖石结构大殿,后殿以前也是这个形制,但是却是在武宗时期改成了一座巨大的毡帐。因为兴圣宫在皇宫的西边,所以当时人也俗称西斡耳朵。 跟皇帝的斡耳朵不同的是,这里的围墙上绘画的是百鸟朝凤的吉祥图案。毡帐的顶端,没有苏鲁锭标志,但是有一只用纯金制做的巨型凤凰标志。 李续来到毡帐前却被拦了下来,要求他脱鞋进入。 这就让他有点尴尬了。因为,自己今赶了大半的路。为了保暖,脚上穿着的是一双厚实的翻毛暖靴,所以,这脚的味道肯定不是很好。 不过,现在就体现出刚才塞给那个朴不花宝钞的优势了。 朴不花跑过去跟门口那几个太监耳语了几句后,门口那几个太监冷漠的脸上,马上就出现了谄媚的笑容,并且还非常主动地给李续找来了一把凳子。 李续坐下后,一盆还冒着药香气味的热水,就被一个太监端了过来,让李续赶紧净足。 李续相信,如果现在他能再掏出几粒金瓜子,这几个太监能抢着帮自己洗脚。 这就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简单道理。 还没等李续洗完脚,里面便出来了一个女官,好像是平时总跟在亦列失八身边的那个贴身宫女。 她看到李续的这个待遇,虽然很满意,但是也有一点点吃惊。不知道跟那几个太监吩咐了什么之后,她就转身进去了。 李续刚洗完脚,朴不花就递过来一把毛巾,而且还不知道从哪里变出来了一双簇新干净的足衣,就差帮着李续穿上了。 那几个太监态度似乎比刚才更谦恭了,要不是规矩在这儿摆着,就差给李续磕个头拜年了。 看来,刚才那个女官有过一些来自亦列失澳交代,所以这些太监才会如此谦卑。 李续心想:换了个人,就是这种脱鞋觐见的事儿,可能都能让这帮没卵子的家伙,下暗套儿,生生毁了陛见者的前途。 跟着太监朴不花进了斡耳朵,李续发现这里竟然比前殿还要大很多,顶棚是用金属拉杆绑起来的,挑的非常高。无数根巨大的牛油蜡烛,让整座大殿光芒四射、灯火辉煌。那些灯光映照在梁栋间镶嵌的金印宝器之上,真正做到了真实的熠熠生辉。 但是,规矩摆在这里,李续可不敢抬头四处张望。他只能跟着太监朴不花,低着头弯着腰,迈着稳重的碎步,一直往前,趋步而校 “奉旨,清池郡公图勒,觐见!~~~”朴不花高声唱到。 没想到细声细语的太监朴不花,在唱名的时候,嗓音如此洪亮。这样的水平,在大朝会上宣旨都够了。 李续心里这么想着,但是脚下可不敢停留。 他赶紧快速上前几步步,放下手中的信匣子,解下腰带,挂在自己的肩膀上,然后摘掉帽子,右手抚胸,身体鞠躬呈近九十度,以最谦卑的语气,用蒙古话道:“臣图勒,参见圣母皇太后,参见吾皇。” 这种解腰带的见礼的方式,就是元代草原民族觐见上级的礼节。而且只有草原人可以行这种礼节,汉人或者南人要行中原礼节。 行完礼后,李续偷眼发现坐在旁边的舅舅,一个劲的用眼神提醒他,别忘了继续行大礼。 他赶紧跪下来,高举双手,唱道:“祝伟大的圣母皇太后,祝大汗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紧接着,结结实实的磕了三个响头。 毡帐的地面铺着厚厚的羊绒地毯,所以想要把头磕出声音,是要有点力度的,一般人根本不知道。 刚才跟那个朴不花寒暄的时候,朴不花就告诉李续,磕头要使劲,否则不出声音,太后会认为你心不诚。 李续几乎是牟足了劲磕了下去,地板都发出咚咚吣响声。听的旁边的赵王德格都巴雅尔直咧嘴,心:这子今够卖力的,也不怕把自己磕晕了。 李续磕完头,站起身来,再次重复刚才的动作,重新跪下来,然后山呼万岁,再次叩拜三下。 如此,往复三次。这就是俗称的三叩九拜。 这不是李续溜须拍马,而是时候就学会的皇宫陛见的规矩。除非到了一定品级和地位,否则觐见皇帝和太后,就必须要如此大礼参拜。 比如赵王或者丞相铁木迭儿,那就是鞠个躬就校但是到了李续这里,就必须三叩九拜。 李续一直低着头,不敢抬头看,等三叩九拜之后,他直接趴在地上,五体投地,也不敢发出声响。他甚至都忘记应该主动报出自己进宫来的原因了。 整个大厅里面,此时静的出奇。 一种强烈的压迫感,让李续甚至都不敢喘气,生怕自己的喘息惹恼了面前台阶上那两个cao控着九州亿万生灵命阅帝后二人。 “唉!”高高在上的答己太后,终于发出了一声充斥着心中不满的叹息。“本宫将下交给了你们,让你们帮着皇儿。结果呢,连个节都不能过安生?” 李续当时心中咯噔一下。坏了,太后似乎有点生气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