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_第三百二十章 山海M-4芯片,成熟的10纳米工艺,首次领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章 山海M-4芯片,成熟的10纳米工艺,首次领跑! (第2/3页)

响芯片的晶体管结构和运算性能。

    就像镐通骁龙825芯片,设计稿出来半年,也没能实现量产。

    核心原因是,没有企业能提供优质靠谱的代工服务。

    三兴、湾积电、英特等公司,也只是掌握着14纳米的生产工艺,10纳米的制造工艺根本不成熟。

    下车后,陈河宇径直走进一楼大厅,迎面遇到何婷波。

    “老板,下午好,我现在要去一趟工厂。”

    何婷波解释道。

    “嗯,知道了,诺伊斯跟老吴他们,在办公室还是实验室?”

    陈河宇随口问道。

    “在研发中心的封测部,山海M-4芯片首批样品刚刚制成,正忙着测试性能和功耗指标。”

    何婷波回答道。

    “好,你先忙去吧。”

    陈河宇微微颔首,不由地心生期待,叶友诚这小子,速度够快啊。

    公司的10纳米生产工艺还不够成熟,他基于10纳米工艺制程设计的山海M-4便造了出来。

    当他抬脚踏进封测部时,一群人正围着一台逻辑分析仪,在捕获和分析芯片内部信号的电平、时序和数据流,从而检测、调试芯片里的逻辑错误和验证处理器功能。

    旁边还摆放着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热释电显微镜和电源分析仪,这些均是芯片设计和测试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重要物理工具,能提供详尽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帮助芯片设计师评估和改进芯片处理器的性能。

    听到门口的动静,众人缓缓抬起头,见到来人是陈河宇,笑着问候道。

    “老板!”

    “陈总!”

    “坐下说,情况怎么样?”

    陈河宇直奔主题问道。

    “吴,你来说吧。”

    诺伊斯谦让道。

    “当然得小叶来,他是总工设计师。”

    吴茂哲摆摆手,笑着婉拒,把一旁的叶友诚推了出来。

    “那就叶工吧,说说看,你对自己的新作品还满意吗?”

    陈河宇不以为意,顺势调侃道。

    “老板,喊我小叶就行。”

    叶友诚抓了抓凌乱的头发,憨笑道,神色有些拘束,和芯片发布会上的那个明星芯片设计师,有极大的出入。

    只有在谈及专业技能时,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天才!

    “老吴,下次再让我听到你喊人家小叶,我非扣你奖金不可,以后礼貌点,叫叶工!”

    陈河宇拍了拍叶友诚的肩膀,冲吴茂哲批评道。

    “你不是还叫我老吴吗?”

    吴茂哲撇撇嘴,不服气道。

    余下几人纷纷捂嘴大笑,见老吴吃瘪,全然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

    “老板,它就是山海M-4,采用自主研发的64位核心架构Kimi,这一次完全摒弃了ARM公司的Cortex架构。”

    叶友诚夹起一枚微型处理器,放在陈河宇面前。

    “CPU性能方面:搭载全新的Kimi一代,采用1 3 4的三级架构。

    其中,1个Kimi-X1核心高达2.84GHz,具备卓越的单核性能;3个Kimi-A60核心提供高效的多核性能;4个Kimi-A55核心则用于轻负荷任务,从而降低功耗。

    GPU性能方面:集成了英伟达TegraK16,在图形渲染、游戏性能和视频处理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并支持更高的刷新率和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屏。

    AI和机器学习加速方面:配备了JetsonTX16AI引擎,能为手机提供强大的AI计算能力,支持高效的神经网络推理加速,可用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增强现实等AI应用……”

    叶友诚不紧不慢道。

    可以说,山海M-4是山海微电,真正意义上的跨时代产品,至少在性能和功耗上,达到了英特、镐通旗舰级水准。

    “老吴,10纳米工艺的良品率现在是多少?”

    陈河宇转头问道。

    “72%,还是没有达到80%。”

    吴茂哲略带遗憾道。

    “足够了,先生产一批,供应给大米科技使用。”

    陈河宇点点头,72%的良品率,对比半年前的53%,足足上涨了接近20%。

    短时间内,光刻技术、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和蚀刻技术无法取得重大突破,良品率自然不会有大幅提升。

    “让封测部,递交一份性能测试报告,需要涵盖处理性能、浮点运算性能、多线程性能和效能数据,对了,发一份给大米的雷总。”

    陈河宇交代道。

    “老板,我知道了。”

    封测部的负责人答应下来。

    随后。

    陈河宇拉上一帮人,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结束以后,给雷布斯打去电话,提前和他知会一声,准备在大米明年的手机新品上,搭载山海M-4芯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