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一章 薪火相传,力挽天倾,震动的全球半导体产业! (第1/3页)
第二天上午,沪城会议中心。 室外的红旗飘扬,在湛蓝的天空里猎猎作响! 3000平方米的多媒体大厅,最高可以容纳1600多人,此时熠熠生辉,人头攒动。 后几排坐着主流科技期刊和商业杂志的媒体代表,以及半导体行业最优秀的电路工程师、材料学家和光学研究员,山海微电三大研发中心P4职级以上的芯片工程师,近乎来了一大半。 吴茂哲、谢盛东、叶友诚、诺伊斯和梁开济等人,个个神色激动,坐在位置上等待发布会的开始。 中间区域则是山海微电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包括镐通、苹菓、华耀、中鑫等十几家企业的负责人,还有华芯国际、金陵高科、欧达热处理等公司老总。 前面两排坐着沪城的几位大佬,秦老和周安坐在椅子上,陪同身边的人高谈阔论,和记者们不一样,他们早已得知发布会内容,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波涛汹涌的心。 让人不禁心生疑惑的是,第一排的中心位置,却迟迟无人落座。 就连秦老都只能坐在第一排的边缘,那么这些位置是为谁而留呢? 一时间,众人不由地提高了期待值,这场发布会的格局看来很高啊! 突然,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在了大厅门口,走下来一位颤颤巍巍的老者,满头银发,脸上布满灰褐色斑点,松松垮垮。 每走一步,感觉都极为吃力,年纪至少超过了八十岁,一副垂垂老矣的模样。 身穿一件灰色中山装,熨烫得一丝不苟,山海微电的CEO何婷波在看见老人的第一眼后,立马小跑过去,搀扶着对方,礼貌问候道:“老师,您来了。” “小何同学,我还走得动,让我自己来。” 老人见状,摆了摆手,板着脸教训道。 这位执掌万亿芯片帝国的山海女强人,此刻像个小学生一样,连连点头称是,乖乖退到一边,看护着恩师。 “嚯!这人是谁啊?好大的架子!” “何总刚才迎接秦老的时候,也没这样卑躬屈膝吧?” “难道是燕城过来的大佬?看着不像嘛!” “我想起来了!山海微电居然把这位大佬给请来了,天呐!” 中后排的观众小声议论着,一些行业里的顶尖工程师,下意识地站了起来,齐齐看向这位老师。 以往,他们都是在教材、论文和文献中,才能见到这位老人。 “徐老,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华国的半导体之路,终究还是续上了。” 秦老这时竟然主动站了起来,行了一个学生礼,温煦笑着道。 “好,好,那我就好好瞧着。” 徐老抬起右手,拍了拍秦老的肩膀,一如既往,仿佛一瞬间回到了三十年前,当初两人一个是华清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一个是青葱稚嫩的电气专业研究生。 秦老扶着徐老来到第一排坐下,寒暄几句后,才坐回到自己的位置。 “老板,那位是?” 周安忍不住好奇问道。 以他对秦老性格的了解,哪怕孟老当面,他也不会摆出这副姿态。 “你是文科生不了解很正常,这位是我求学时的老师,徐端逸徐老爷子。” 秦老微微一笑,简单解释了一句。 徐端逸? 周安先是一愣,接着猛然想了起来,他是华国第一台分步投影光刻机的总工程师,当年国产光刻机的擎天玉柱。 在三十年前,凭借一己之力,推动自研光刻机的生产制造,迫使一些国家解除了半导体设备和光阻材料的围追堵截。 因为再这样下去毫无意义,只会让华国奋起直追,抹平与西方世界的差距。 为了打压徐端逸团队研发的投影光刻机,海外的半导体公司,纷纷祭出大招,只要采购他们的进口光刻机设备,就能获得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并承担所有的来回机票、酒店住宿和差旅费。 要知道,那可是1991年,哪个企业家不想出国见见市面,开开洋荤? 在这种情况下,国产投影光刻机很快就失去了生存空间,多年努力付诸东流,华国半导体行业选择挥刀自宫,彻底放弃了光刻机的研发制造。 这一断,便是三十年! 徐端逸从一个精力旺盛的中年人,慢慢变得白发苍苍、风烛残年,一只脚都快踏进了棺材里,却没料想,后辈之人,给了他一个大大惊喜。 山海微电,披荆斩棘,带领大华区的半导体产业,屹立巅峰! “吾道不孤,吾道不孤啊!” 徐端逸的目光,全然落在舞台的红绸上,顷刻间泪眼朦胧,嘴角尽是欣慰的笑意。 会议中心的大门前。 陈河宇西装笔挺,冲着雷骏打趣道:“怎么?大米下一代的新产品,想要搭载山海M-5芯片?” “老板,这是肯定的,至于价格嘛,能不能便宜点?” 雷骏咧嘴笑着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