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朱棣点将 (第2/3页)
。 “经过技术部的勘探和研究,想要解决在亦力把里和东察合台都司的铁道建设,需要以桥梁的形势,建造高架铁道路。” 但是好使。 “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抓紧农业,你的思路非常好,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 可无论是自己,又或者眼前的徐宁,遇到了最好的机会,并牢牢的抓住,才有了今日的风光,可见选择是多么的重要。 “接下来,你们铁道工程部可能要受委屈了。” 徐宁理解的点点头。 “这是给你的。” 别的倒不觉得什么舍不得,唯独皇后,还有几个孙儿,让朱棣内心不舍。 解缙知道是太子殿下在敲打自己。 今时今日,朱棣知道自己在皇城呆不了几天了。 铁道工程部数十万的铁道工人,还是把铁道运营剥离出来后,无论是采购的材料,建设的资金等等,都是庞大的利益网,手指缝里露出丝毫,就是泼天的富贵。 此时。 行程上,二弟不光能保护父皇,有儿子在身边陪伴,相信朱棣也能更开心。 寻找落后的原因,而不是自卑,更不是怨天尤人。 总算有了好的局面开头。 “父皇一路万里,更需要二弟的照顾,有二弟在父皇身边,儿臣才能安心。”朱高炽坚持说道。 “的确很大。” 此次离开京城,和以往会不一样。 各军各将已经就位。 手里拿着木剑和花篮的朱棣满脸笑意,听到这个称呼,猛然愣住了,很快又反应过来,面色恢复常态。 朱棣忍不住摸了摸孙女的小脑袋,一旁调皮的男孩子,已经捧着自己的第一把“宝剑”,爱不释手的跑到一边去表现。 朱棣登基的当天就下旨皇太孙殿下为太子,并且监国。 历史上,朱棣造反登基,永乐初年,选良家女入宫,有名王姓女子,才能卓越,被封为贵妃,又为了政治利益,封了英国公张辅的姐妹为贵妃。 朱棣的健康,是朱高炽最在意的。 但绝对不是偏激。 以往吵得许多事,大家突然不再吵了,觉得没有必要,开始干起了实事。 看着偌大的舆图,朱棣的战心起来了。 右路大军总兵官由张辅担任,朱能结束在交趾的任期,回国担任左路大军的总兵官。耿炳文担任中军大将军,王聪带领忠勇军,丘福带领豕勇军。 他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胡广,胡广提出的西北计划,已经成为了接下来的重心,扳回了一城,解缙不会违背大局,但也不会轻易的让权。 杨士奇和兵部走得近,解缙则看中了铁道工程部,双方一拍即合,虽然不算是结盟,却也是利益的诉求,朝廷需要加深对各部的控制,各部也需要有在朝廷发声的代表。 “真大啊。” “帖木儿此人的武功还是很强大的,这一点值得人们的感叹。”朱高炽笑道。 然后就是朝鲜多年来进贡的女子,合计有十七个,皆封为妃或昭仪等。 至于子女,除了夭折的四子,以及幺女,其余三子四女,皆为徐氏所生。 “其实我想把老二留下,他能是你手里的利刃。”朱棣遗憾的说道。 朱棣忍不住笑了。 朝廷每一次提出的大发展计划,铁道建设为先,以铁道的修建带动经济发展,已经是朝廷的主要经济手段之一。 论才能。 王真为前锋将军,点赵安、蒋贵、任礼、刘真、火真、谭渊、李远等等诸将。 天下英才何其多也。 哪怕是徐宁,也无法彻底掌控。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朱高炽很自信。 五军都督府,兵部,内阁等官员们,已经等候在文华殿,朱棣一直到下午才出现,朱高炽连忙迎接,朱棣点点头,进门就看到了大大的舆图。 合计五十万。 他们兄弟三人,各有才能。 徐宁不愿意在这件事上深谈,主动说道:“阁老所言在亦力把里行省,以及东察合台修建铁道的想法,铁道工程部非不愿,实不能也。” 否认自身的存在,不顾环境和条件,历史因素等,更甚至歪曲事实,抹黑古代的成就,乃至有了人种不如别人的言论。 朱棣不在多言。 朱棣的王妃是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