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科学的起点 (第3/3页)
来就有的观念,比如小孩子生下来就知道吃奶。” 一路走来,许多人已经不在了,贺宽的模样,朱高炽早已想不起来,但是大明不就是应该这样么。
茶水房。 王气是燃烧的必要元素,任何燃烧都离不开王气。 但是今天的王玉功,可能因为心情的不同,前些天妻子又生了个大胖小子,也可能因为刚刚看过技术报的言论,受到了一些的影响。 文明不停的发展。 贺虎是贺宽的遗腹子。 根据化工厂早年制定的《元素大全》,重新整理了已知的三十三种基本元素,尽管朱高炽看来,一些实际上是化合物而不是真正的单质元素,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但是贺虎的《化学基础论》,的确使得以前零碎混乱的化学知识变得系统而清晰。 技术报的记者们,把陶的演讲记录下来。 这个举动,是技术人员们的玩闹之举,故意打趣王玉功。 屋子里有不少的技术人员,他们捧着报纸阅读,一边喝着茶水,午饭过后,休息的时间,茶水房成为了他们常来的地方。 太无聊了,把烧制的过程完整的记录下来,如果有用的话,会进行更多的研究,只是呢,多年的工作,至今并没有什么大发现。 新的假设,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兴趣,毕竟“和”是中国一直以来的核心思想之一,如此高度的假设,学者们很难不在意。 报告里阐述了王气的作用,即首先必须有王气存在,物质才会燃烧。 “他还是我国数学史上第一个提出“会圆术”求弧长方法的学者。他的这一方法,不仅促进了平面几何的发展,也被广泛运用到天文学计算中。” 从贺虎提出这个观念的时候起,人们发现,他们竟然找不到可以反驳的例子。 根据王化说和能量守恒定律,永乐十五年底,贺虎发表了《化学基础论》。他在这学术专著中全面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定义了“元素”的概念,并且对当时已知的化学物质进行了分类。 “蒸汽机技术问世到如今,就是每个小步的进步,带来的如今的新成就,成为了轮船的动力。把轮船上的蒸汽机当做整体来看待,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可是拆分后,知道其原理,了解每一步的来历,就能明白其中的原理。” 天津。 在报告会上,王玉功结巴的做着演讲,并赞扬了陶的科学方法论。陶推出的科学方法论,即自然科学的任何定律必须是能够证实的的学说,一下子火了起来,甚至开始成为了学术界的标准之一。 一代代的接力。 “第二步,对于复杂的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小问题来研究,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分析,或者说化繁为简,化整为零。”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讨论,随着提问,回答,以及研究,能量守恒的定律,越来越健全,人们无法提出否决的现象。 王玉功一直以来认为自己做的事很寻常,根本不像父亲挂在口中,常常自豪的那么伟大,就是烧东西而已,把世间上所有的东西拿来烧。 氨水的配料,各种比例的实验,器具的更换,包括铜器、铁器,最后变成透明的玻璃容易,上面又有详细的刻度,加上元素表的研究,其实看上去很神秘,不过做着道士们一直以来做的事情。 “不接受任何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对一个命题要根据自己的判断,确定有无可疑之处,只有那些没有任何可疑之处的命题才是真理。” 年轻人们兴奋的鼓掌,陶学者的演讲,获得了国子们的认可,通过大厅的掌声就可以感受到。 “第四步,解决每个小问题之后,再综合起来,看看是否彻底解决了原来的问题,和做人的道理一样,做完事后要进行总结归纳。” 他突然发明,今天煤油灯的灯光格外的明亮。 大明工局第一化工厂。 “古代的工匠们在技术的发展中,有意无意地采用了科学的方法。许多的工匠们对自己做过的改进都有详细的记录,可是他们为了保密,大多会采用不为外人所知的手段来做记录。” 全国各色的度量统一了,包括大气压都有了标准的测量仪器,为蒸汽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新一代的锅炉技术,让轮船的马力大幅度增加。 但是王气的研究和报告,很快惊动了太子殿下,朱高炽明白,这是后世的氧气。人们发现了氧气,并且提出了氧气的制作方法,以及提出了氧气的作用。 “第三步,解决这些小问题时,应该按照先易后难的次序,逐步解决。蒸汽机最开始当做抽水的工具,后来搬上了火车,需要更高的马力,这个时候,工匠们想发到了在活塞上加盖的方法,然后搬上轮船,需要更高的马力,工匠们又想到了制作更多的铜管来增效的方法。” 王玉功早就失去了刚加入工作时的激情,把这些外人看上去神秘的事物,当做自己简单而又寻常的工作而已,等着下班后回家。 与百姓们的感叹不同,他们没有对陶的演讲感到什么不可思议的。 大明的学者们胡思乱想,开始研究起神的存在,许多学者已经认为,世界有天道的存在,否则无法解释许多的巧合。 根据大气王气的发现,以及重量的测量,贺虎提出了新的假设,“先民认为,宇宙万物动态守恒,阴阳转化,那么世界上是否存在能量守恒呢,如何验证古人们提出的守恒定律?” 人们呼吸需要的是王气。 果然。 新点燃的煤油灯,光亮远远不如刚才的煤油灯,是什么原因,王玉功好奇了起来,他不停的摸索,最后发现烧制三仙丹的过程时,煤油灯的灯光会非常的明亮。 反正是厂里的东西,王玉功用起来并不心疼。 根据水在不同温度下,得出的最大密度,一米的面积质量为一公斤。 全新的单位,代表了社会文明的新起点。 白天还有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