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_第七百零二章 皇子与士兵的相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零二章 皇子与士兵的相遇 (第2/2页)

有部分军队停留在济州岛、广东等地等待运输,以及在沿海码头上堆积如山的物资等待船只运输。

    如此大规模的调动对于大明来说也是一项严峻的考验。

    整个大明的海军力量大多集中在这片海域,维护航道安全并协助物资运输。先前海军的出击已经调动了大部分的海军战力。

    对于这片孤悬海外异国他乡的战场,大明不敢掉以轻心。前元两次远征的覆灭教训使朱棣非常谨慎,宁愿行动缓慢也要确保万无一失。

    必然也是偶然。

    朱能与斯波义敏在神西城交战了。

    面对尾随上来的明军,斯波义敏明白这场仗是必须打的,只有打败了追兵,幕府军才能顺利撤退,所以集结了手头里的七万大军。

    幕府为了平灭狗奴国,以及应对明军的威胁,组织了二十余万的大军,可谓是倾之所有,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大明会这么激动。

    竟然调动了五十万大军。

    大明号称五百万大军,光这个口号就吓住了幕府不少人。

    无论明军实际上来了多少兵马,但是追兵至少有数万人,加上后方明军的情报,光自己打听到的旗号就是将近十万,那么三十万人马应该是有的。

    斯波义敏内心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再也笑不出来。

    谁也没有预料到大明的决心会有这么大,为什么呀,这么重视他们倭国,到底是荣幸还是不幸呢。

    想不通的斯波义敏,没有选择,只能硬着头皮调动大军,不求歼灭这支大明军队,让他们不敢继续孤军深入追击自己就好。

    可是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大明的物资运输的确很艰难,却仍然保障了前线军队的需求,不缺少军火的朱能,同样采用明军已经习惯了的老战术。

    车载炮轰击对方的阵型。

    骑兵sao扰。

    百子连珠炮荡平靠近己方阵型的敌军部队。

    等对方崩溃,步兵刺刀冲锋,手榴弹开道。

    如此的战术,明军使用了几万里的范围,从沙漠到丛林,从江河到大海,虽然因为地形的原因,战术不断的调整,可底子里没有变化。

    说明军战术僵硬也好,说明军是躲在后方的懦夫也好,但是能让地方毫无还手之力,赢得战场上的胜利,那就是大明追求的战术。

    同样的战术,斯波义敏并不比帖木儿手下的精锐将领要厉害些,反而因为骑兵的威力差,还不如帖木儿军队对大明军队造成的威胁。

    朱能以很小的代价击溃了幕府的军队。

    斯波义敏见到大势已去,本来想要自杀,被弟弟阻止了。

    “现在幕府需要大哥。”

    斯波义敏咬了咬牙,自己死了,周边剩余的大军群龙无首,恐怕更难逃出生天,为了家族和幕府,斯波义敏选择了忍辱偷生。

    最后带着自己身边的亲卫逃离了战场,明军大规模追捕。

    神西城不投降。

    此地地势险要,明军选择炮轰,接连炮轰了三日,摧毁了城墙上的工事,炮火继续延伸,整个城内化为了火海,城中军民百姓再也坚持不住,选择了出城投降。

    三刀屋城、松江城、月山富田城、所谓的忠山城等等,或者望风而降,或者被攻破。

    最后。

    斯波义敏被追捕的明军骑兵围在了大山寺,因为武士们抵抗坚决,明军骑兵没有强攻,派了人去通知后方,让送上大炮过来。

    车载炮虽然有车辆运输,可到底因为重量的原因无法轻易抵达,不过百子连珠炮可以,不但重量轻,而且数百颗铅弹的爆炸射出,狭窄地形里更加的恐怖。

    “轰隆隆。”

    “沙沙。”

    铅弹密集的声音,武士们化为了血人,再凶猛的武士也狼狈逃奔,不敢继续作战,见突围无望,斯波义敏在寺里自杀。

    后续的援兵不断支援,朱能手里的军队越来越多,不但收复了整个狗奴国,并与海军拿下的都城联通了起来,战略态势占了绝对性优势。

    不光占据了大片的城池,主要是消灭了幕府十余万的主力军队。

    失去了十余万大军的幕府,就算重新组织军队,战斗力也会远远不如当下,并且幕府失去了都城,能不能维持住自己需要粮草都不一定,更不提招募大军的费用。

    战场虽然打败了,大量的武士和足轻流落到了民间。

    为了彻底消灭这些残余力量,明军开始扫荡乡里,同样要求各地地主向大明军队提供粮草需求。

    狗奴国搜刮了一次,幕府军队劫掠了一次,溃兵sao扰不断,明军又上门来索要粮草,早已经狼狈不堪,幸运存活下来的地主们欲哭无泪的求饶。

    十几名溃兵躲在大户的家里。

    与上门来催收税赋的明军相遇,两伙人短兵相接。

    “原来大明人这么厉害。”

    溃兵们并没有因为双方使用冷兵器就讨打了便宜,同样被打的落花流水,那些明军使用刺刀如长枪一般的厉害,三三配合的刺刀术,哪怕是资历高的武士也挡不住一个窟窿。

    听到动静赶来的援兵,见到己方只有一个人受到了刀伤,并且伤势不重,其中有个年轻人不客气的询问。

    武忠明为同袍包扎了一番,听到来人高高在上的语气非常的不爽,自己虽然被世叔看重,送到了亲征军里头捞一份功劳,可惜世叔在此处的关系太浅,自己也一直捞不到什么像样的功劳。

    回过头正要不客气的时候,却愣了愣。

    虽然穿着小兵服,可是人人都围着那名年轻人,生怕出了什么意外,里三层外三层的样子,的确会透漏此人身份的贵重,可就算有敌人发现也无可奈何。

    连蚊子都飞不过去,想要偷袭更不可能。

    见到这般声势,武忠明又不是莽汉,抱着不得罪对方的心态,平静的回答了问题。

    听到了对方的答复,朱瞻墉满意的点点头。

    竟然还是士兵二代,算得上大明忠良。

    武忠明的父亲武震梦在海外兵团当不得数,大明军队里头退役时的正式职位是队长而已,朱瞻墉眼里是士兵二代倒也不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