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2章 没有儿孙,我享福! (第2/4页)
去看房子。 “妈,我们先住几天,我出去还有点事,等下就回来。”尹娜把母亲安抚住,就出门了。 玛利亚听医生说完,虽然可能要做手术,但也没想象中那么害怕,她身边也有人做甲状腺手术,大部分都是rutou状癌,虽然是癌症,但几乎不会影响寿命,除非是另外几种。 自己只是切半边,算是比较幸运的。 很多人都是两侧全部切除,然后终生服药,每天早晨起来,就要吃甲状腺激素的药,用来代替自身的激素分泌。 玛利亚的老家在佛拉基米尔州,里莫斯科很近,父母兄弟也都在那里,自己原来也在那里。 随着伊娜工作,两人才在莫斯科落脚的。 也不知道多久能安定下来,也许等自己病好了,可以去找份工作,缓解一下女儿压力。 玛利亚在那里胡思乱想。 伊娜开车到酒店,先把母亲情况简要和周游说下,说完大家都放心了。 只要没大病,小病是难免的,谁也不能不生病啊。 伊万也到了。 一行人开车到友谊大学附近的小区。 这附近,有不少教职工宿舍区,很多教职工和学生都住在这里。 优点是上课方便,交通方便。 缺点是人多,稍微有点吵。 “周总,其实伊娜更清楚哪里适合她,郊区确实太远了,生活也不方便,不过你可以买一套,以后度假用。”伊万见多了有钱人,也知道他们的生活习惯。 周游听到这句话,有点开心,对啊。 可以买一套市区的,还有一套郊区的。 两全其美。 跑了一上午,周游对莫斯科的住宅稍微有了些了解。 原来自己在路上看到的那些高楼,大都是公寓性质的。 正常居民楼大都是多层,面积也都不大,不是伊娜他们住的地方的窄,而是大部分都是这样。 只有一些高档小区,才会有100多平米以上的面积。 或者,在郊区大都是是一些独栋建筑。 和农村小别墅有些类似。 最终还是买了一套离学校比较近的房子,三层,带电梯,110平米,阳光充足,通风顺畅。 可以了。 价格也不便宜,也就是莫斯科地广人稀,没有人来这里投资房产。 想想也是,国内东北的都往海南跑,没见几个海南的往东北跑啊。 换成卢布,差不多将近1000万了。 啧啧,这也算是千万豪宅了。 不管在哪里,普通人民买房子都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也是提供房贷,可以首付的。 周游忍不住又想起那个笑话了。 美国老太太买房和中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了。 一位中国老太太,60岁时终于挣够了钱买了一套房子; 一位美国老太太,60岁时终于还清了购房货款,已经在房子里面住了30年。 周游不知道这个故事是谁编的, 也不知道这个故事怎么流传开来的。 现在回头来想,真的是细思极恐,不敢想象。 还好周游有钱,也不用体验还房贷的苦,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原来逛论坛,有个一帖子:提前还完房贷是什么感觉? 下面的回答,真的是看者伤心,闻者落泪。 就这,能还完房贷的,基本上都是5年、10年,还有买房比较早的那一批人。 后来的基本上都是30年了,不然根本买不起。 每个人战战兢兢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辛辛苦苦挣的钱,自己舍不得花,都要按时按点的打到卡上,再看看剩下的余额,也就勉强吃喝而已。 《杀死那个石家庄人》里面有句歌词 “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厦崩塌云层深处的黑暗啊淹没心底的景观” 一般人能平平安安活30年都是幸运了,能平平安安活60年,都是人中龙凤。 尹娜一直在忙前忙后,不知道周游的脑子里,又开始跑马了,就算知道,也无所谓了,房子名字已经成尹娜自己了。 拿着房产证,伊娜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当梦想照进现实的时候, 大部分的第一反应是怀疑,是不相信的。 还是这么大面积的房子。 第二反应是每年的取暖费,小有小的好处,各项费用低, 本来她也只想买一个四五十面积的房子就够了,不需要这么大,但是周游买大房子买习惯了,更是趴到她耳边说了一句:“以后有孩子了,面积太小怎么办?” 一句话,给尹娜整破防了。 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