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睡在街上的人 (第2/2页)
/br> “安娜老师好,我是孙莉的男朋友朋友,前期苗老师也提过,这次专门来拜访您一下。”周游说道。 安娜伸出手来,微笑着说:“知道知道,也看过您投资的一些作品,那些配乐都非常不错,更重要的是感谢您对音乐事业的支持。” 那你看人家话说的多含蓄,把周游的专项资金捐助,说成对音乐事业的支持。 没有利益的支持,人家凭什么要你,学笛子的千千万,又不差你一个。 沈北鹏本来也是有点好奇,周游是通过什么路子到这个大学读博的? 听到这里才明白,原来也是以钱开路,忍不住笑了起来,在资本主义国家拿钱开道,才是最方便的,换成自己也是同样的做法。 安娜看到旁边还站了一个人,也是客气的问道:“这位是?” “我是红杉基金中国区的负责人,原来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和咱们学校就一墙之隔。”沈北鹏自我介绍道。 听到这里,安娜也是神色立正色起来。 红杉基金是全球性的公司,在美国也投资了很多著名的互联网公司,也是硅谷的座上宾。 “沈总很厉害,当年我也考不上个哥伦比亚,只能在曼哈顿学音乐。”安娜自嘲的说道。 “哈哈,您太客气了,当年我们最羡慕的就是你们,我们都是书呆子。”沈北鹏哈哈笑道。 通过这件事,双方一下子拉近了关系,假如原来只是看在钱的面子上,那么现在就是看在金子的面子上了。 更值钱了! 作为一个私立学校,盈利是首要目的。 艺术家没有人捧,还能叫艺术家吗? 几个人聊了一会儿,剩下的就是走流程了。 安娜打电话,叫来一个小伙子:“你带着莉去办手续。” “这是我的一个研究生,对学校里的事情比较熟,由他带着能省不少事。” “好的,那我们先去办手续,今天就不打扰安娜老师了,等我们安顿下来,我来请安娜老师吃饭。”周游客气的说道。
“行,等忙完再说,你们刚来,有很多事情要忙。”安娜客气的把众人送到门口。 走到校园里,周游就让沈北鹏先回去了,陪了自己这么久,也确实不好意思,剩下应该没什么事了。 沈北鹏想了想也确实没什么,然后自己就走了,约个时间下次再聊。 都是成年人,都有一堆的事情,那有空天天陪着你。 接下来就是办入学手续,交学费,顺便介绍一下校园的布局。 小伙子也很健谈,打扮的也很有艺术气息,留着长头发,身材不高,略为瘦削。 “学姐住不住校?” “学姐是第一次来美国吗?” “学姐也是学笛子的吗?” 一路上嘴巴都没停过,孙莉刚开始还回答,到后面慢慢的就开始不说话了。 然后这哥们又开始和周游聊天,也不觉得尴尬。 “哥们也是来学习的吗?” “你和莉什么关系?男朋友吗?” “跟着你的这些人是你朋友吗?” 周游倒是无所谓,和他那里吹牛。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能够遇到一个话唠,其实是挺好的,能迅速的了解一些情况。 “是啊,第一次来,你在这边读多久了?”周游说道 “读很久了,本科就在这里,本来研究生想换个学校,可是我父母不愿意,和安娜老师太熟了,毕业之后就要去百老汇演出。” “可是作为一个音乐家,怎么能够以演出为职业的,再说去百老会演出有什么意思?听起来也是无聊透顶。” “一个个按部就班的,还都是那些老曲子,对外来说是经典,还是没有能力创造出新的作品。” “我就喜欢去大街上表演,看大家的反应。” 小伙子一个人嘟嘟囔囔的说了半天。 周游觉得挺有意思的,这才有点音乐艺术家的味道,追求自由,追求创新,其实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去世,就是一个追求自由的小青年。 “你去表演的时候有人听吗?有人给你钱吗?” 听到这里,小伙子有点不好意思了:“有人听,但人不多,偶尔会有个把几个人给小费。” “不过我发现一个特点,假如有时候我身上有曼哈顿音乐学院的标志,那么大家听的时候就会很认真。” “要是我身上穿的比较随意,过路的行人都是匆匆路过。” “所以有时候我就在想,到底是我的作品吸引大家,还是我所在的学校吸引大家。” 周游忍不住说道:“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因为不好评判。” “大家认为你是曼哈顿音乐学院的,所以高看一眼,,装作能听懂的样子。” “其实对于外行来说是没办法,区分专业技巧非常强的地方。” “唯一的就是旋律,换句话说,也就是好听不好听,能不能抓住人的耳朵。” 小伙子听着若有所思,但还是有点不知所谓,画风一转,突然说道:“你应该是亚洲人吧?你们是韩国日本人?” “不是,我们是中国人?”周游说道。 “对对,我听安娜老师说过,就在找一个博士,学东方笛子的,以后能够相互交流。” “我们这边还有一个唐人街,以前我经常去玩,里面有好多好吃的,什么左宗棠鸡啊,还有包子,和汉堡包差不多。” 从接到他们到手续办完,这个小伙子的嘴巴就没停过,肺活量超级强大,不知道是练习笛子的后遗症,还是天生,性格如此。 周游都有一股,让他学习相声的冲动,这个话唠不去舞台说话,真的是太浪费了。 不过他这些话,确实让周游对学校对周边有了更加深刻直观的印象。 也勾起了周游对唐人街的兴趣,不知道那些祖辈们,怎么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来到这里,并扎根落户。 并且还能做好传帮带,不断的帮助后来人在此立足,估计这也是唐人街在世界各地立足的原因。 那就是团结,团结,再团结,不断地吸引新生力量的加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