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9张允结义张奎 (第1/2页)
刘尧也没想到刚刚进入秣陵,就一脚踩到了金子上。就见到了这位以后东吴的名臣顾雍,这块简直比天上掉下的馅饼还要大! 要知道顾雍可是与张昭、张纮并肩的东吴三大名相,人品正直,才干超群,在孙权称帝之后累迁尚书令、大司马,死后孙权都要亲自穿着孝服去祭拜,而且能活到七十六岁的高龄,更加明这顾雍的私生活非常检。这样的一个人,无疑算得上德才兼备。更何况自己和他还有一丝同门师兄弟的关系。 听了燕王的语气,顾雍也是一惊:“听殿下这语气,莫非竟然知道吏的名字?” “嗯嗯,听过听过……”刘尧自知失言,急中生智的兜了个圈子,“顾县令是不是师从蔡邕大人?” “正是,蔡师正是我的启蒙恩师。” 顾雍躬身回答道,心中的疑问顿时化解。怪不得这燕王听过自己的名字呢,原来是恩师蔡邕的缘故,自己的恩师蔡邕在京城洛阳也是很有名望的,可能是恩师在某些场合里提到了自己的名字,不巧被这位燕王殿下记住了,这也是件好事。 趁着顾雍走神的时候,刘尧一边说道:“元叹,你我可是同门师兄弟,论起进入师门的顺序来,本王还要称呼你一声”师兄“呢!”说完还起身给顾雍行了一个师门礼。 顾雍非常吃惊,没想到自己的恩师做了帝师,当今驰名天下的燕王还是自己的同门师弟。但是顾雍也很快反应过来,向着刘尧回了礼。“不知道师傅他老人家现在还在洛阳吗?自从和师傅分开后也有近5年没有见面了!师弟知道的话可否告诉我?” “师傅他老人家到了襄阳做了先生,现在每天除了教书育人和整理典籍之外,就是和师姐颐养天年了!师兄有时间也到襄阳去看看师傅他老人家,他也很想念我们这些徒弟们!” 刘尧和顾雍一边谈这话联络感情,暗地里悄悄的召唤出了脑海中的系统:“给我分析一下顾雍的各项能力值。” “叮咚……系统正在分析中,请稍候。” “叮咚……分析完毕,姓名顾雍,当前能力值——武力45,统率45,智力81,政治90.巅峰能力值——武力55,统率50,智力90,政治94.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吴国重臣、政治家。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长,后转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之处皆有治绩。孙权领会稽太守,不到郡,以顾雍为丞,行太守事,讨平寇贼,安定郡县。数年后,入孙权幕府为左司马。后迁大理、奉常,又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 黄武四年(225年),迁太常,同年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进封醴陵侯。为相十九年,多有匡弼辅正之词。赤乌六年(243年)去世,谥肃侯。顾雍幼时拜蔡邕为师,学习弹琴和书法。他才思敏捷,心静专一,艺业日进,深受蔡邕喜爱。蔡邕赠之以名。故顾雍与老师蔡邕同名("雍"与蔡邕的"邕"同音)。又因受到老师称赞,故字元叹。 后被州郡表荐,弱冠时就出任合肥长,相继担任娄、曲阿、上虞的县长,所在之处都有治绩。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孙权领会稽太守,不到郡,以顾雍为郡丞,代理太守,顾雍讨除寇贼,使得郡界宁静,官吏百姓归服。数年后,进入孙权幕府担任左司马。公元221年(黄武元年),孙权为吴王,顾雍任大理、奉常,又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顾雍受封之后,家人根本不知道,直到后来听说才大吃一惊。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顾雍生平与正史大体相同,为蔡邕之徒。其为人少言语,不饮酒,严厉正大,被张纮推荐仕于孙权。孙权任命他为会稽郡丞,行太守事,后不断升迁,官至吴国丞相。顾雍为官,多进良言,有功于吴。 刘尧为了加深自己和顾雍的感情,详细打探了顾雍对秣陵城的开放情况,为了支持顾雍的事业,又书信给扬州刺史卢植和郑成功等扬州豪门大族让他们出力在秣陵搞些投资建设。最后离别时,又送了顾雍自己商团热销的陶瓷作为礼物。 公元188年5月20日,从秣陵出发的燕军大军应经临近青州东莞郡,在军师谢艾的指挥下大军很快在这里成功登陆,并且和当地官府去得联系。原本作为大军指挥的杨素要在扬州处理袁氏家族的案子,大间谍秦林和受伤的周泰等人就留在了秣陵修养,随同刘尧的将领还是以史静思,符存审,周青,甘宁,孙坚父子,高怀德,黄盖,程普,平安和军师谢艾11人。在接到青州刺史张申(杜纂人物)的信后,才得之黄巾贼寇将注意力装想了青州的北海郡,现任北海太守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