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30第一位培养的模本 (第1/2页)
这薛灵芸姿色不凡,而且又是薛仁贵的堂妹,身份更是抬高了一大截,说起来倒是有资格入宫。但刘辩也知道就这样答应下来难免给人轻浮的感觉,毕竟孙膑还在旁边看着呢,还是温水煮青蛙慢慢来就是了! “我哪里胡说了?”薛戟对于jiejie的训斥不以为然,据理力争。“圣人都说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这是救命之恩呢!再说咱们还与陛下是亲戚。你嫁给了陛下,岂不是亲上加亲?也好让仁贵哥更好的给陛下效力。我这是为民着想。” “哈哈……小兄弟伶牙俐齿说的倒是在理,英雄救美,而且是天子亲自救美,传出去定然是一段佳话!”一直在旁边聆听的孙膑忍不住鼓掌附和。 薛灵芸更是娇羞,不敢抬头,嗫嚅道:“若非陛下及时到来,民女与阿弟还不知道遭遇何等大难,救命之恩自然没齿难忘。不敢奢望陛下垂爱,小女子在针线活上倒是略通一二,愿跟在陛下身边缝缝补补,伺候陛下!” 薛戟再次点头附和:“嗯……我jiejie的的针线活巴蜀无双,要是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以后可以让jiejie给陛下缝制衣衫,定然让陛下更加器宇轩昂,风采卓越!” “薛灵芸?针线活天下无双?”刘辩在心里暗自沉吟,猛然想起了曹丕的后宫中有个嫔妃叫做薛灵芸,传说针线活无人能及,而且貌美娴熟,心底善良,被曹魏的百姓赠送“针线娘娘”的雅号。而且这薛灵芸即便在黑夜之中都能穿针引线,妙手生花,因此又被曹丕称之为“夜来”。 薛灵芸是三国时常山人,和赵云倒是老乡。其父薛业是亭长,母亲陈氏随丈夫住在亭旁。他们那里十分贫穷,夜里妇女们聚在一起纺纱,点燃麻藁以照亮。 待薛灵芸十七岁那年,已是容颜绝世。闾中的少年,都暗慕薛灵芸,趁夜色悄悄潜来偷看她。但是一直没有机会与她接触。咸熙元年,谷习任常山郡守,他听说乡亭长有美女而家境甚贫。当时魏文帝曹丕选良家女子以充入六宫。 薛灵芸入宫后受到宠爱。外国进献火珠龙鸾钗很重,文帝怜惜薛灵芸弱不禁风,于是说:“明珠翠羽都不胜其重,何况这么重的龙鸾钗。“ 薛灵芸缝制衣服的那根针出神入化,虽然处于深帏内,夜里不用点灯烛,她也可以缝制衣服。凡不是薛灵芸缝制的衣服,文帝一概不穿。宫中称她为“针神“。魏文帝为之改名“夜来“。黄初七年,魏文帝病逝,薛灵芸也不知下落。 薛灵芸的故事在正史里没有记载,许多野史笔记偶尔提及,如《拾遗记》、《太平广记》、《艳异编》等。李商隐有“一夜芙蓉红泪多“;贺铸《石州引》有“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已是经年,杳杳音尘多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其中“红泪“即是薛灵芸的典故。 《拾遗记》中说,薛灵芸离别父母登车上路之时,用玉唾壶承泪,壶呈红色。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后世因而称女子的眼泪为“红泪“。后来成了一个通用的典故,如红蜡烛垂的是“红泪“,子规鸟哀啼泣血等。 当然,这针线娘娘的名声比起洛神甄宓与郭女王差了一大截,因此并不为许多人知,若非刘辩穿越前是个游戏程序员,需要对三国人物多加了解,此刻也不会想起关于薛灵芸的轶事。此刻站在面前的这个白衣少女不是曹丕的针线娘娘,又是何人? “呵呵……朕这趟出征荆州,没有带宫娥随行,身边的确缺少一个缝缝补补的侍女,薛姑娘既然无处可去,便暂时跟在朕身边吧。”刘辩莞尔一笑,不露声色的提出了把薛灵芸留在身边的理由。 薛灵芸面带娇羞之色,肃拜答应:“小女愿从陛下吩咐!” 当下刘辩又让在黑风寨中挨个草屋寻找了一番,解救出来十几个饱受凌辱的妇人,俱都衣衫不整,刘辩与孙膑唏嘘不已,找了些土匪的男人服装让他们换上。而薛安妾氏的娘家是许昌人,归家心切,刘辩也不勉强,将黑风寨中劫掠的钱财物资给这些妇人与薛安的小妾及两个婢女分了,吩咐他们各自上路,然后一把大火将黑风寨付之一炬。 熊熊火光之中赵普胜牵着五六匹战马打头阵,刘辩则是带着薛氏姐弟与孙膑下了山,与薛安之妾及两个婢女一块动手挖掘坑墓,准备将薛安夫妻埋葬在武当山脚下,伴随青山长眠。 刘辩出现之时曾经看到十三岁的薛戟箭射土匪,又剑劈一人,以十三岁的年纪,已经很是难得,而且他也符合出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