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一刀流 (第5/6页)
干杂活的住院医,已经开始朝着外科医生转变了。
陈恭竖起拇指:“恭喜啊!” 赵曦抿着嘴,不让自己笑出来,但是眼睛已经弯成了月牙。 “也恭喜你喽!” “水涨船高!” “哈哈哈……” 陈恭也是笑了起来。 不过…… 他很快,就意识到了一点,或许日间病房,不是那么容易的。 虽然患者是快进快出,但是这对医生而言,却是充满了考验。 因为患者从住院,到出院,充其量也就24-48小时。 所以…… 如何在这之间,精准的判断出来患者的病情,然后选择合适的检查,同时进行手术处理呢? 这显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陈恭觉得,自己这段时间,应该加强诊断方面的学习, 万一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也能应对一些。 除此之外,就是缝合的最佳锻炼时机了。 毕竟,一般日间手术大多数普通手术,对于切开、剥离、缝合这些基础cao作要求比较多。 如此一来,不仅是对赵曦而言,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 而且,对于陈恭而言,同样如此。 在日间病房,他会有足够的机会,进行锻炼和学习。 赵曦也很快冷静了下来,她又何尝不知道,这样的机会,何尝不是一次考验呢? …… 下班之后,陈恭很快接到了秦学海的电话。 约他见个面。 当天晚上,实验室内,秦学海开门见山对着陈恭说道: “距离这一次的全国解剖知识和技能竞赛,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你需要抓紧时间了。” “这一次的竞赛,机会难得,是一个可贵的学习机会。” “日间病房也挺好,目前哪怕给你太多的手术学习机会,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身为外科医生,最基础的技能,反而就是日间病房锻炼出来的。” “那里大多数普外科的都是基础疾病。” “切开、剥离、缝合,这三样基本功,最为重要!” 陈恭点头,答应了下来。 秦学海继续说了句:“对了。” “报名的事情,你不用担心了,我已经给你报名了。” “好好学习!” “对了,你别小看赵曦,虽然只是一个普通住院医,但是……进入医院的时候,经过的考核,可不少。” “她是那群考试者中,缝合速度最快,皮肤缝合完成度最高,切开术最精准的人。” “已经可以熟练掌握三项二级手术。” “你跟着她,是可以学到不少东西的。” 陈恭闻声,顿时愣住了:“这么厉害吗?” 秦学海微笑摇头:“你以为呢?” “那雷神,虽然嘴巴臭了点,但是看人的水平很高。” “赵曦考过之后,直接被抢走了。” “其他几个肝胆外……这些根本没有机会。” 陈恭顿时脸一红,好吧……还以为这蠢萌的小赵老师是一个白萝卜呢。 第二天的时候。 陈恭跟着赵曦来到了日间病房。 这里有普外科的区域,除了赵曦之外,还有一名主任医师,两名副高,以及三名主治医。 赵曦属于里面级别最低的住院医。 不过,人家这些人,也是轮岗的。 上午十点多,很快就来活了。 韩世峰主任从门诊送来的患者,一个皮脂腺囊肿的患者,年纪不大,三十来岁出头。 头上额角的区域,有一个鹌鹑蛋大小的疙瘩。 初步诊断为皮脂腺囊肿。 赵曦此时也是跃跃欲试,好久不动手的她,显然有些激动了。 “一会儿看好了,我给你露一手……” 陈恭想到秦学海的话,顿时忍俊不禁。 看来,小赵老师是憋坏了。 “哈哈,好!” 赵曦白了一眼陈恭:“我告诉你,这些基础cao作,我还是很厉害的。” “你瞧好了!” “对了,皮肤缝合,我先不给你做了。” “你帮我打下手,我教你。” “慢慢的,这些基本的一级手术,你多看几遍就会了。” “我盯着你来做就行。” 陈恭认真点了点头:“好!” 说完之后,赵曦开始给陈恭讲解起来: “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是指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后,腺体内因皮脂腺聚积而形成囊肿。 这是最为多见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很多人都曾有过长粉瘤的经历,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青年人。” “你一会儿亲自感受感受,摸一摸,时间长了,很多皮肤体表的囊肿一类的,说不定就能感受出来。” 患者是一个精神小伙子,来的时候,虽然头顶一个包,但是却乐观无比,油头粉面,身上还喷着香水。 看见主治医生是赵曦之后,顿时两眼冒光说道: “赵医生,我觉得……这都是缘分。” “真的!” “你瞧?我这疙瘩也有些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