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罕见 (第1/4页)
做医生,没必要太正常正文卷第六十三章:罕见郑楚生的参与下,陈恭关于间隙医学的研究,又更近了一步。 回去的路上,他直接打开了刚刚获得的钻石宝箱。 【叮!恭喜您,您的影像学提升至lv4。】 陈恭闻声,脸色一喜。 自己的影像学充其量也就lv2出头一点,没想到这个钻石宝箱直接让自己的技能突破到了lv4。 lv4厉害吗? 这么说,骨干级的影像学知识,足以让陈恭拥有了面对临床的综合实力。 这样的水平足以让他在急救中心医院独当一面。 甚至比起一些医院的主任,都不遑多让。 总而言之,这一次,收获满满! 最重要的是,郑楚生的加入之后,陈恭的科研版图,也增加了不少。 想要搭建一个成熟的转化医学平台,陈恭需要各个领域的专家加入。 如此一来,才能让这个平台建设的更加完善,转化医学的核心实力,也才能更好的开展。 等转化医学平台搭建完成之后,才能迎来井喷式的创新! 回到医院之后。 陈恭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听见一旁有一阵吵闹的声音。 寻声望去,发现是赵曦和一名男子在发生争执。 “你不能这么随意的就让患者出院!” “现在情况不明,万一情况越发严重怎么办?” “这很可能危急生命!” 而那名男子看起来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头发略显稀少,在一副金丝边框眼镜的衬托下,整个人有一种“很有学问”的专家气息。 没错! 此人就是急诊二科的主任孙继洲。 孙继洲今年48岁,本命年的他迎来了人生事业的发展,从儿童医院转院过来以后,就担任起了第二急诊科的主任。 虽然说急救中心医院建设以后,并没有详细的把六个急诊科完整的分门别类划分出来针对单独的群体。 但是,孙继洲因为在儿童医院的先天优势,进入第二急诊科之后,就完全打起了儿科急诊的旗号。 不得不说! 这个方向开的很巧妙。 因为山河省妇幼的号很难挂,而其他妇幼医院的实力,参差不齐,一言难尽。 所以,孙继洲抓住这个机会,瞬间发力! 仅仅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让第二急诊科的墙上挂满了锦旗。 其实,在生活中,最容易收获锦旗的往往是几个病种,第一个是产科,第二是妇科,第三就是儿科。 都说我们国民素质有待提高,其实……这不就恰巧表现出来我们国民素质很高吗? 关爱妇女儿童方面,我们一直走在社会的前列。 至少我们国家男同胞还是不错的。 所以说,孙继洲来了这里之后,可谓说是名利双收。 人有了名利,自然就容易满足。 孙继洲原来在省妇幼的时候,也仅仅只是一个副主任。 如此一来,三个月的时间,让孙继洲身上满满的主任派头。 其实…… 这些都无所谓。 最重要的就是自满了。 孙继洲之所以在这个年纪没有上主任很大的原因,本身实力其实就有待于提高。 来到这里,没有别人比他更厉害,很容易实现自我膨胀。 现在的孙继洲颇有一种听不进话的感觉。 今天的时候…… 第三急诊科,赵曦从工地回来以后,遇到了一个特殊的患者。 一对夫妻俩,因为孩子不睡觉,总是哭闹,吃不进去奶,而且最重要的是体温偏低,而且呼吸急促,呼哧呼哧的,孩子的脸都有些发红,嘴唇更是略显青紫。 这让夫妻二人都有些着急,赶紧到了急诊科。 赵曦虽然恶补了急诊的一些知识,可是……对于儿科的了解,依然是不足的。 好在这段时间赵曦和其他科室的工作人员也有了不错的联系。 所以就带着患者和家属到了第二急诊科希望得到诊疗。 结果…… 请来会诊的大夫也是有些为难,所以建议赵曦找孙继洲主任看看。 可这孙主任看完之后,也抽了血,并没有诊断出来什么特殊的疾病。 再加上门诊也人多,孙继洲也觉得孩子没有什么问题,体温低吗? 35.6摄氏度,基本上是正常的。 这些并不能作为诊疗依据,而且患者呼吸心肺功能都很正常。 就这样,年轻的夫妻二人,抱着六个月大的孩子,紧紧张张一上午。 到了下午两点多了,依然没有诊疗结果! 于是,又找到了赵曦。 赵曦现在的医学思维和之前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 自然不会轻易下结论,而且,按照陈恭的判断,赵曦很快发现了孩子的舌头。 孩子哭泣的时候,舌头的活动力度是不正常的。 这个发现,被赵曦抓住之后,就有些紧张了。 连忙等待孙继洲下了门诊,准备询问一番。 孙继洲忙了一上午,两点多下门诊,整个人累坏了不说,再加上门口有不少人。 赵曦来了以后,就让孙继洲看看检查不说,还说让孙继洲好好检查一下,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漏诊了。 毕竟孩子现在嘴唇就有些略显青紫,呼吸也很快速,最重要的是体温迟迟上不来。 按理说,这样的天气下,肛温起码得上来吧? 可是……迟迟没有反应。 而夫妻二人好不容易从村子上上来,原本就是计划去省妇幼看看的。 可是…… 半天挂不上号! 今天病情突然加重了,孩子哭闹不休,这才在旅店打了120,送到了这里。 赵曦对于对方也很帮助,所以一着急和孙继洲说话就顾不上那么多了。 而孙继洲看着周围的患者围着,再被赵曦这么一阵数落,顿时有些恼羞成怒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