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86 张家庶女 太妃怜惜 (第2/5页)
前头走的是荣太妃身边的老嬷嬷,王妃这是想在太妃跟前表现下作为正房太太的气度与和蔼,不愿意让太妃知道她俩间有了隔阂和不快。 既然相伴进宫,总得作出副妻妾和美的亲密样。 这也是早就料到的事。 仅管累了些,但必要的场面是没有办法排斥的。 人生如戏,演演又何妨。 “林meimei说的哪里话。”王妃最欣赏林七许的一点就是。特别识时务。不过这可是建立在林七许聪慧的基础上,可过分的灵敏睿智又令王妃头疼了。 “进去吧,太妃估摸着等许久了。” 多少双眼睛瞧着呢,林七许不好僵硬着回答,唇边总含着若有若无的微笑。 “好。”王妃道,又转头温和地问前头的嬷嬷,“方才听人说还有别人来拜访太妃,嬷嬷知道是哪家的女眷吗?” 陶姑姑闻言不卑不亢地一笑,恭谨答道:“回王妃,是张府的陈氏。”林七许时而会见到这位曾相伴太妃的陈氏。没成想今儿她也来了。 不过王妃显然对此人不太熟悉,笑问道:“可是原来太妃旁边的秋水吗?” “正是呢,今天是带着女儿过来给太妃请安的。太妃怜惜她,预备着留饭呢。”陶姑姑淡笑道。 说实话。太妃性子较为冷僻,等闲人想讨好都是无路可走。前些年摄政王在朝政上可谓一手遮天,大权在握,不知道多少人想走太妃的路子巴结摄政王,可惜没几个成功的。然后这些失败的人继续钻营,多是让妻子家属讨好到了摄政王妃的头上。 王妃交际手段一流。眼力见极好,处理关系的能力更是不容置疑。 故而太妃处走动的权贵女眷愈发稀少了。 只有这陈氏,可谓十年如一日地走动。按理说,她是张府的贵妾,而张府的庶长女嫁给了摄政王妃的二弟,算来也是半个亲家,偏偏陈氏很少到王府走动。 可见,对太妃是真的有心。 王妃对这些一清二楚,听得陶姑姑说陈氏带着女儿过来,眉眼间闪过光芒,不经意问道:“算来,陈氏的女儿也到了婚嫁之龄吧。” 张府的正房太太是个摄政王妃压根不愿意来往的女眷,不但自己名声差劲,品行不端,连带着一府的小姐们都乱七八糟的,光瞧她那个弟媳的模样,摄政王妃对即将见面的张慧生基本不抱什么期待,甚至做好了惊吓的‘准备’。 陶姑姑点头道:“是呢。那孩子太妃挺喜欢的。” 意思是预备会说一个人家了? 王妃微笑着谢过陶姑姑,把这段话记在心里。既然是存心来孝敬婆婆的,那么总得做些实事,太妃不太出门走动,压根对京城里适婚子弟的品貌家世一无所知,到时候自然要寻个人参谋参谋…… 以王妃思路的清晰,她甚至已经考虑起了该给张慧生说个什么样的媒。 既能让太妃与陈氏满意,又能让那户人家欣然同意。 毕竟,张府的庶女要想嫁得十全十美,还是难的。 总之,先瞧瞧那姑娘的品貌再说。 王妃心底的小九九林七许一一看在眼中,不过她全然不在乎,因为论对京城官宦人家的了解,十个她都比不上一个谢俪。 正室存心要巴结婆婆,她一个妾室不能拦的。 只是…… 林七许极为隐秘地瞄了瞄陶姑姑。 如果她看得没错,方才俩人提起张慧生时,陶姑姑眼底有很无可奈何的叹息。连对王妃的目光都没有原先坦直磊落了。 这对于历经大风大浪、宫中经营几十年的陶姑姑来讲,是很难解释地通的。 为什么要对王妃尴尬呢? 唯一的解释是,陶姑姑心里有鬼。 事关张慧生和陈氏,陶姑姑能有什么作为呢? 大概问题出在太妃那儿吧。 即便看穿了陶姑姑的不自然。林七许也想象不到缘由。任凭谁瞧了,至多和她一般能捕捉到一丝丝的避讳和勉强,要想猜到实处,简直是痴人说梦。 因心存些疑虑,以至林七许第一眼看见太妃时。脸色不但茫然,还略有呆滞。 直到王妃先请了安,她才后知后觉地行礼。 “七许,怎么了?”光从语气和称呼上,谁都能感受到太妃对林七许的亲厚。 这点认知令谢俪在心底不住地叹气。 婆婆可从未如此亲近过她。 林七许微笑道:“稍有走神罢了。您不必担心。”说完,她又看向了一旁陪坐着却因王妃到来而起身请安的陈氏,还有坐在个小杌子上的张慧生。 母女俩生得并不是十分相像,陈氏身着一件朴素的家常外衫,裙子上依稀有暗纹的桃花与石榴,看着边角发毛确是旧衣无疑。稍稍露出了些清贫之感,好在她发髻上倒插着几支不俗的饰物,一下子就显现出了身份。陈氏气质不错,五官清秀,可惜她面容憔悴,身形看着颇为瘦弱,连说话声都透着股nongnong的病气,可见是久病在床的宿疾。 至于张慧生的打扮,还是令林七许颇为惊艳的。 比原先一次见她,漂亮太多。举手投足多了点温文静雅。 花样年华的张慧生,相貌比母亲出众许多,五官秀致,拼凑在一起极为合适。上身是瑶红色攒心海棠外裳。里面的月色长裙深浅重叠,边缘处是千叶芙蓉的图案,发间别着样式精致的簪花,缀满了莹亮的水晶珠子,而一枚镂花流苏金簪从发髻见斜飞而出,平添几分傲然的美意。 不过她的神情似乎不算太好。生生地把衣饰上的华贵艳丽压下去三分。 林七许极为不解,莫非今天陈氏带着慧生是来进宫相看的?否则穿得如此华丽出挑是想做什么? “侧妃好。”给王妃请安后,陈氏继续拉着女儿给林氏请安。 林七许眉头皱得更深了,愈发迷惑不解,经过前两次的接触,林七许不难察觉出陈氏为人处世的低调与内敛,今天对她俩的态度和口吻……格外与众不同。 少了些沉稳,多了分急躁。 甚至还带着隐隐的奉承之意。 莫非在太妃的指点下,觉得王妃能做媒,因女儿的婚事有所求,特意放低了姿态? 大概只有这能解释通了吧? 不过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林七许望着太妃慈祥温和的面庞,再瞅瞅稍有尴尬的陶姑姑,至于王妃,她未曾与陈氏接触过,不晓得她的为人品性,故而觉得没什么不妥的。 见了她奉承讨好的人多了去了,谢俪早早就习以为常。 “没想到我那弟媳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