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知青_第三十二节 上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节 上包 (第1/2页)

    确照日的马是一匹淡桔红色的小马,只有五岁口。

    记得有一次,确照日给它喂料。它的嘴和脸都套在了装料的铁桶里。这时我从它身后经过,它突然扬起后蹄向我踢来,我敏捷的闪身一躲,没有被它踢到。可它那只钉了马掌的蹄子距离我的脸只在毫厘之间,我的两眼清清楚楚的看到了它那大大的马掌和马掌上新钉上的钉子。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怕。

    现在它就要属于我了,我的心里不禁有一点儿兴奋。“马鞍子也用我那个吧,给你一个新马鞍子你也不会收拾。”确照日接着对我说。

    我愉快的答应了。确照日什么时候去队里领了新马鞍子,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新领来的马鞍子是一大堆零散的东西:木头的马鞍板,牛皮的马鞍韂,这两件东西都来自村里的供销社;毡垫是村里毡房领来的;没有笼头和嚼子,只领来了两大根生牛皮条。

    生的牛皮条硬极了,他还需要自己熟皮条,然后还要自己把它们裁成一些细的皮条,自己把它们编成笼头和嚼子。的确,这些事情,我这样一个刚到那里不久的人怎么能够做得来。

    他还从供销社里买来一些黄色的、像是铜制的大大小小的帽钉,用来装饰他的新马鞍子。

    确照日为了这个马鞍子忙了许多天。木头的鞍板,需要修理,使之与马背的形状更加吻合。确照日告诉我说,如果这两者不相吻合,人骑上以后,马会非常不舒服,还会硌伤马背。光是修理马鞍板,他就花了好多天的时间。

    羊毛毡子的马鞍垫由于是新羊毛,非常硬。确照日说,这新的毡子垫使用时间长了会摩伤马背。他找了一些布做了一个布垫垫在下边。“经过一个夏天以后就好了,就可以不用这个布垫了。”确照日如是说。

    接羔站的工作结束了,确照日的活还没有干完。从队里领来的生牛皮条需要熟过才能使用。这可是个艰苦的工作。我们的包刚刚搬离四站不远——我们已经开始游牧了。

    确照日跑回四站,在羊圈里找了一处有着高高的架子的地方,把那两根生牛皮条用水浸湿,泡透,皮条变软了,然后把皮条搭在架子上,把皮条的下边拴在一起,并且还要拴上一块大石头,石头要栓得高于地面。他另外找来一根表面光滑的、长长的、有拳头般粗的粗木棍,穿进牛皮条里。他把这根木棍的一头找了一个高的地方固定住,使另一头可以上下运动。

    他先用力转动那块大石头,在那块大石头慢慢地转动起来之后,牛皮条便被拧在一起。他适时的将那粗木棍插进被拧在一起的牛皮条的上方,向下用力压。被拧起的牛皮条在压力下加速旋转。同时带动大石头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旋转,并且转动得越来越快。

    这时,抬起木棍,大石头就会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牛皮条也就向相反的方向拧在了一起。再向下压木棍……如此反复,直至牛皮条里的水分被全部挤干。

    这时,他又用融化了的羊油浸泡那牛皮条,使牛皮条重新吸饱了新的液体,这新的液体是油,是融化了的羊油。原来的水分完全被羊油所取代。

    继续下压那大木棍,使羊油完全被皮条吸收。这个工作,确照日干了好多天。干这活,需要在阳光特别足的中午或午后时分来做。据说是因为阳光足,皮子里的水分比较容易干燥,可以省些力气和时间。

    这期间,确照日从马群里牵来了一匹大青马。没有马鞍子,他就骑骣马。那大青马,又高又壮,一看就不是一匹不太容易驾驭的马。我庆幸自己捡了一个便宜,省了许多事。而确照日呢,也为能够借此更换了坐骑和马鞍而洋洋自得。所谓各取所需吧。

    这两年,队里为了锻炼我们知识青年,更改了每个包只有两个人的常规。在有知青的包里,可以有三个人。我在包里的主要任务就是做饭和煮狗食。套包大只管放羊。砍柴的活由我跟确照日一起干。老聂头算是接羔站的人,接羔一结束,他就回村了。

    这里的人们做米饭都是捞饭,不像我们城里人做的是焖饭或蒸饭。我在食堂时就学会了做捞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