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节 政审 (第1/2页)
什么叫做‘劳动’?原来劳动就是在厂里干杂活。转天早上,来了个人带着我们在厂子院里收拾废铁。那人告诉我们他姓杨,是人事科的。由他带领我们干活,活是我们干,他在一旁看着。 厂里的废铁真不少,有些废铁上堆积着许多杂物,有些已经被厚厚的灰土埋上。这些杂土里什么都有,不仅仅是杂草和泥土,还有许多细沙,黑色的细沙。 我们干这活干了好多天,据说清理出几十吨废铁。一天早上,我们都没有起床,姓杨的那人提着一个黑色的提包来到我们宿舍。一进门就挨个推我们,嘴里说着:“还不起床?给你们发工资来了。” 大家听到‘发工资’三个字都来了精神,无论刚才是睡着的还是醒着的全都睁开了眼睛。姓杨的开始从提包里向外拿钱,嘴里念叨着:“你们的工资是十七块,上半月是八块。每人八块,签字,拿到钱的签个名。” 说着把手里的一张表递到大家的面前,我们依次接过那八块钱,每个人都在那纸上签了字。发完了我们屋,姓杨的又提着提包、拿着那张表到其他屋里去了。 他一走,屋里就乱了套了。大家对这八块钱议论纷纷,大家都是来自同一个公社,我们大队相比之下是收入较少的,别人都比我们收入高,但大家从没有一次只领到八块钱的情况。今天大家手拿着这八块钱心里想的不是高兴,而是沮丧。 其他屋的人也过来了,大家的心思都一样。我们见其他屋的人进来也都纷纷穿上衣服起床。一时间,屋内人满为患,大家七嘴八舌的说什么的都有。最后,大家达成一致意见,今天都不去上班了,去饭馆喝酒去,把这八块钱花光为止。 串通了所有我们这一批进厂的天津知青,大家一起浩浩荡荡的出了厂,向市中心走去。大家来到乌兰浩特市里最大的饭馆“东方红饭店”。饭馆里人不多,我们这些人一进来,呼啦一下子就把这“东方红饭店”里所有的桌子都坐满了。 我们点了白酒,又点了色酒,还要了许多啤酒。这么大的饭馆居然没有酒杯,连玻璃杯也没有,我们只好找来碟子喝酒。我们把酒都倒到碟子里,白酒色酒混在一起,再混入啤酒,每人满满一碟子。端不起来,只能把身子弯到桌上喝。 桌子上摆满了菜,我们把“东方红饭店”里所有的菜肴每桌都各要了一个。大家推杯换盏,好不热闹。不知是哪个队的一位叫樊锡林的知青还借着酒劲唱起了草原上的歌曲“羊倌的歌”为大家助兴,除了在饭店里吃饭的,甚至在饭店门前过路的都进来围观看热闹,我们的酒宴达到了高潮。 这顿饭从上午一直吃到了下午将近四点,我们回到厂里的时候已经四点多了,晚饭也不用吃了。 酒宴吃美了,可口袋里的钱也花光了。这可是半个月的工资啊,后半个月怎么过啊?有的人没有其他办法,只好写信找家里要钱。 终于有一天,姓杨的告诉我们准备政审,政审之后就可以分配车间,正式上班了。他告诉我们带着报名表去人事科政审。 据说,一般的厂子政审是由组织部门审查个人的档案,都是人事科的事。这个厂子真怪,新来的职工必须要经过面对面的政审。似乎他们理解的政审不是审查而是审问。 第二天一早,我们到厂门口打听人事科在哪里?看门的老头带我们来到一溜平房用手指着门口告诉我们这里就是人事科,说完就走了。 我们走进门,见里面是一个过道。哪屋是人事科呢?我们中有人大声问:“哪屋是人事科?” 没有人理睬我们。大家不耐烦了,七嘴八舌的吵吵,不外乎是问哪里是人事科。这时从门外走进一行七、八个人,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约有五十岁年纪的、样子很丑、瘦瘦的黑大个。他们一进门,见我们正在吵,那个黑大个就很不高兴的对我们嚷道:“你们叫唤什么?你们叫唤什么?” 用这种口气跟我们说话,我心里十分反感,随口回了他一句:“你这说的是人话吗?” 在他身后跟着的那个姓杨的走近我们面前,指着那黑大个说:“这是咱们厂厂长兼书记、兼革委会主任高书记、高厂长、高主任。” 那位高XX走到我的面前,黑着脸,非常不高兴的问我:“你说谁说的不是人话?” 我可不管他是什么书记主任的,丝毫也不含糊:“你说谁叫唤?是人能叫唤吗?”然后,我又针锋相对的饶了一句:“所以,你说的不是人话。” 前头领路的那个人推开了一个门,侧身先让那个高XX进去,他后边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