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鸟铳考 (第3/3页)
铳手监看,若仍前垂手放鸟铳,不贴腮面对照者,及鸟、快等铳,或不点放,或火门火线,朝天放,向地放者,许队长平时或摘牌,或取药筒,或取帽,务获随军轻便什物一件为证,随cao毕送处。如遇真cao临阵,或割耳或割须发,即送本营,斩首示众。该队长免其连坐。如互相容隐,阅cao查出,定将队长一体连坐。临阵,队长与军同斩。 卷五-练营阵第五(场cao):第一.cao马兵。但每大cao,枪铳手因其人众难查,多失故态,全不照比较时打把之势,却只以一只手执向上,以一手点火于门,不平不中,是将火器尽置无用,安能中贼而夺魄耶?今须务破此病,贼至亦如官府单名比较一般,不许单手执点,向天放去,亦不许向地倒放,出口不远。凡望烟圈向上,即是向天放者,烟向地冲起土色,即是向下放者,俱拿出重治。且问你放铳的人,有何巧计,又将烟圈同你作弊乎? 第六.cao车兵:点鼓出奇兵。由车门出战,每车一队,每队约自人脚外边起相去一大步,约五尺余,除队长为四层,(注:编伍,车兵。。。。。。又于二十名之内,仍选骑兵一队,将先选到队长给长杆枪一根,上用该色队旗,听队长自拣兵九名,内以年纪伶俐有力者四人为鸟铳手,各给长倭刀一把,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在军内放鸟铳,出车先放鸟铳,贼近用长刀。) 储练通论(下)原用器:铳手虽列于外,专听中军号铳,中军主将自掌号铳,看敌至五、六十步,中军放号铳一个,向敌一面,才许放铳, 原战:火器在前,抬营而进,或敌来冲我,或列阵待我,挨到五十步内,火器听中军令齐发,只有一次,兵士乘火烟如云一齐拥进” 茅氏说明文、明言照抄戚继光。唯有cao作程序中多了“六下纸,七送纸”句,是在铅弹前用纸堵塞,加强气密性。 浪迹按:我提出其中的重点,一是对器械要求严格,程序清晰简洁,尤其是要求口径相同的为一旗、共用一个铅子模之语,实在是将质量控制制度发挥到极致,自造自用、模具制造、逐个检验,现代工业制度也不强出。二是对开枪效果的控制,每个队长“只管四铳,又分两层,每层二铳,举目可见,稍有差谬,举手可指,相应责成”和“凡望烟圈向上,即是向天放者,烟向地冲起土色,即是向下放者,俱拿出重治。且问你放铳的人,有何巧计,又将烟圈同你作弊乎?” 戚继光治军之严整有法度,古今中外,几人能比肩? 鸟铳之补充: 火箭、虎蹲炮、轻便的弗朗机、大将军炮等。 戚氏说: “《练兵实纪》杂集-储练通论(下)-原火器:诸器之中,鸟铳第一,火箭次之。南方则大炮、火箭、鸟铳,皆为利器。余则只可施于舟师,守城颇同,而非陆战所宜也 原战器:鸟铳尚未传至北方,知用者少,临阵无有捍蔽。铳尽发则难以更番,分发则数少而不足以却聚队。手枪打造腹口欠圆,铅子失制,发之百无一中,则火器不足以与彼矢敌矣。 卷四-登坛口授:惟有火器,是我所长,但火器又有病痛。且如三千军一营,便一营都是火器,不过三千杆,临时必下四面营,每面只得六百杆,况一营决无此多,又不敢以六百杆一齐放尽,思以何为继。只得分为五班,每班不足百杆。 卷五-军器制解:无敌大将军解,此器所以击众也。夫敌马动以万数拥来,毋论沟堑,须臾随溢,踏之而过,快枪等器,一铳一子,势小难御,但能击死有限之敌,不能阻直前之冲我军,以故每每不支而败。 佛狼机解,其造法铜铁不拘,惟以坚厚为主。每铳贵长七尺更妙,则子药皆不必筑矣。五尺为中,三尺则近可耳,再短则不堪也。。。。。。今用入药,不必筑,不用木马,惟须铅子合口之半。旧以平顶送杆,将子打平出,则不利。今制铁凹心送一根,送子入口,内陷八分,子体仍圆,而出必利,可打一里有余,人马洞过。 虎蹲炮解,此器因其形得名也。。。。。。此炮只去人五寸无虑矣,庶放大小炮之人无避也。此炮可退敌则已,倘此炮用尽,则诸枪炮可以并发,而此炮又可取取装如前。 飞枪、飞刀、飞剑解,三种飞器,不过一法,即一大火箭也。惟其两制不同,所有得名各异。造用径六、七分荆木为柄,长可五尺,后杪三棱,大翎如箭,矢头用纸筒实以火yao,如火箭头,长可七寸,粗可二寸。他人制之悉堕地不起,惟近日所造之法,其镞长五寸,横阔八分,或如剑形,或如刀形,或三棱如火箭头,光莹芒利可玩,通计连身重二斤有余,北方所未见,燃火发之,可去三百步,中者人马皆倒,不独穿而已。但命中则不能击大队齐冲之敌。敌人畏此,甚如神枪铅子,若神枪铅子所击中只一人,不见其至,则不知其畏。惟前行受之,后行无处也。此器其声如雷,则马惊跳跃不敢前,又高飞深入,则后行皆不可避,使敌未测所向也。凡有枝枒之物,皆可架放。 火箭解,此箭即三飞中之小者。 鸟铳的造价: 赵氏说: “《神器谱》卷二:况铳值只须一人安家之费并一月行粮” 茅氏说:《武备志》4219--4220页。 浪迹按:按赵氏说,明朝一士卒安家费因时因地或有不同,大体上不过五两,十两少见,一石米本色或折色也有可能,行粮按四斗米算,故价格当不超过八两。 茅元仪列的铁价确切(万历晚期至天启朝),可以精确计算如下:福建方毛铁(熟铁),每十斤炼成三斤。料价银九分;用匠五工,食银二钱五分;约用炭价一钱六分;通算银五钱。则一斤之“多炼好铁”至少耗银一钱六分六厘六毫。炼钢,每斤,计银二钱的,可以做甲叶;计银三两的,可做好刀。 鸟铳是四十斤炼到八斤(损耗率惊人),则每斤价格肯定在一钱六分六厘六毫以上,总价以1.5倍计算为三两银。工钱,光钻膛,三十日记,一两五钱。其他工匠钱、零件钱、木料钱、炭火钱,不清楚,但估计一两银子恐怕是要的。也就是说成本价五两五钱是跑不了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