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 皇上万岁,世子万岁! (第1/6页)
让你当好圣孙,你养一群女妖?正文卷第一百一十三章皇上万岁,世子万岁!当这太监的话说完。 便是将手中的军报,还有封赏将领名单都递给了永乐帝的红袍大太监。 而此时整个正堂这里鸦雀无声。 俘虏……八万? 这?? …… 夜里十点左右,本来说好要在这里过年的永乐帝,太子爷,赵王三人则是提前走了。 去内阁,商讨一下这次西北大捷的封赏将领名单。 当然,像是太子妃,还有赵王妃一行人则是继续留在汉王府,陪着汉王妃过年。 回皇宫的龙撵上。 永乐帝看着手上这厚厚一叠的将领封赏名单,满脸愕然。 这上面的将领封赏名单,自然不可能光给一个名字。 别的啥也不写,然后就直接递给皇帝说,这些,给我赏。 这天底下没有这么请封赏的。 就算永乐帝是陆远跟陆青的亲爷爷,也不能这么干。 上面都是要有理由,为什么封赏他,他干了啥事儿。 而这些个理由,在永乐帝现在来看,极其离谱。 汉王亲兵团…… 驻守在西先卫的连队,一百人阻击亦力把里八千人四天时间? 那西先卫的守军呢? 为什么不出击? 为什么不出战? 难道只在后面看着? 这些请封的名单,折子上面没写这回事。 但是永乐帝大概已经猜出来一些了。 一百人啊…… 在西先卫让亦力把里的八千大军,四天时间寸步未进。 虽说这其中是因为装甲车,坦克,飞雷这些东西在。 当然了,这是废话。 如果没有这些装备差,这就算个个是勇冠三军的冠军侯,都拿一样的武器,也不可能一百对八千啊。 但虽然这么说,只是一百对八千,而且还是阵地战。 这是非常震撼的。 而除此之外,不光是西先卫这边。 还有其他周围几个边关要塞的汉王亲兵团,皆是如此。 基本上他们都是不约而同的在看到亦力把里援兵动向后,都是立即主动攻击。 如果说,没有周围这些要塞边关的连队配合。 让亦力把里的二十万大军汇合到西先卫,然后再一举进攻。 冲破西先卫去往干肃,与肃王的部队汇合。 那朝廷最后得到的消息,恐怕…… 就是两个皇孙战死。 西北彻底沦陷。 以祁连山一代为天然屏障跟朝廷对峙。 一时间,永乐帝背后竟是冒出一丝冷汗。 这……这后果似乎太过于可怕了。 之前还真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些。 主要是,之前陆远跟陆青的第一份军报,也没说这个情况。 就说他们没事儿,然后要集结西北边军跟亦力把里打仗。 这事儿说的挺轻松的。 所以,最开始永乐帝觉得这事儿好像没那么严重。 但是,现在看这详细的军报。 后知后觉的永乐帝则是被惊出一身冷汗。 这…… 这要是没有汉王亲兵团…… 那接下来的后果是什么? 真是想都不敢想。 这些人绝对是大功臣! 不光是镇守西先卫的汉王亲兵团。 周围驻守在各个要塞的汉王亲兵团也都是大功臣。 如果不是他们敏锐的观察到亦力把里的动向,并且果敢的发动攻击。 打乱亦力把里的部署与增援。 那西先卫的一百多号人就算是再勇猛,武器装备再厉害。 那也不可能一百打二十万啊! 这些在各个要塞的将领……各个的军事才能都是无比出众。 他们就好像是心有灵犀一样。 对于战争局势的敏锐观察,指挥,等各方面能力都是太出众了! 而让永乐帝最为赞叹的是,这些个将领对于保卫国土的坚决与责任感。 这是让永乐帝最为最为欣赏的。 你刚领兵去一个地方,人生地不熟,刚去没几天。 然后突然发现对方有所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恐怕绝大多数将领想的都是先按兵不动,然后再层层汇报。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需要担责任。 无论如何,这样做他们都不会受到处罚。 但是在那种情况下,靠着对战争局势的敏锐观察,毅然决然的发动阻击。 要知道,一旦打错了,那可就要被治大罪的! 这些人却是不怕。 特别是这种情况还并非是辽东地带。 并不是常年发生战乱的地带。 而是一个已经好几十年没有发生过战斗的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