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在小小的江南省,挖呀挖呀挖  (第2/3页)
。    那表情似乎是在说,看到了吗?    我家儿子,就是这么有出息。    什么?    爹仗儿势?    那又如何!    你们倒是想仗,可惜没有那么好的儿子啊。    “多谢皇爷,孙儿只有三件事。”    陆远面露正色道,“第一件事是。”    “求皇爷,将聊城及周边十三县,赏赐给孙儿。”    听到这个要求,永乐帝脸上顿时笑容一僵。    这孙子,胃口有点太大了吧?    当初,他将鲁西之地封赐给陆远。    是因为陆远当着群臣的面夸下海口。    自己在三年之内,让烈乾不再有饥荒。    虽然陆远也确确实实做到。    用亩产五百斤的土豆,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但是,那也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啊。    解决了一个县的干旱问题。    就想把这个县,连同周围十几个县全都要过来。    若是开了这个先例,那还了得?    烈乾王朝开国数百年来,哪个地方没闹过天灾?    倘若去了一个地方赈灾有功后,转头就要直接索要封地。    过个三五年,烈乾百万疆域还不被自己全都送出去?    没有这么办事的啊。    “陆远,你这有点让爷爷为难了。”    永乐帝淡淡道,“封地赐邑,乃是至高无上的封赏。”    “你仅仅治理旱灾,处死了一名贪官。”    “恐怕,还不大够吧?”    爷爷的言外之意,陆远听出来。    你小子此次,没立下那么大的功劳。    要是真想要这块地,就拿出个合理的理由。    或者像上次一样,立下个爆炸性的诺言。    好让自己堵住群臣的嘴啊。    “皇爷,孙儿之所以想要聊城之地,是有原因的。”    陆远满脸郑重,振声喝道。    “在那贪官的荼毒下,聊城县百姓举家逃难,已然十室九空。”    “在离开前,我便以世子之名,发布昭示。”    “决定将流落在外的难民全都召回,带着他们重新谋取生路。”    “如今的聊城饿殍遍地,百废待兴,寻常官员恐怕难以应付。”    “若是皇爷,愿将此地封给孙儿。”    “孙儿保证,一年之内,便让聊城百姓食有粮,居有室,身有衣,榻有妻。”    “让聊城县的赋税重回正轨,为烈乾基业添砖加瓦。”    永乐帝略一思忖,点了点头。    虽然这个承诺,比起当初消灭饥荒的誓言要黯然失色不少。    但是,起码也算是个理由。    “好,那爷爷便依你。”    永乐帝点了点头,淡淡道,“第二件事呢?”    “第二件事是,孙儿想从皇城,借走一批人。”    陆远一本正经道,“我打算在聊城及周边各县,建造些产业。”    “并利用这些产业创造财富,解决聊城百姓的就业问题。”    “这个简单。”    永乐帝微微松了口气。    和第一个条件比起来,这个条件根本不算条件。    “皇城内所有工匠,随你调动。”    “一切费用,都由朝廷来出。”    “第三件呢?”    “第三件事嘛……”    陆远悄悄瞥了一眼身旁的李贯。    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孙儿斗胆,想请皇爷御驾南巡。”    “同孙儿一起,前往两江之地游历一番。”    此话一出。    永乐帝及汉王等人,皆面露不解。    皇帝身为天下之主,岂可轻动?    好端端的,千里迢迢跑去两江做什么?    唯独两江总督李贯,浑身倏然一颤。    眼中满是惊恐,两腿都止不住哆嗦起来。    “南巡几日,可以倒是可以……”    永乐帝皱眉问道,“但是,远儿,能告诉爷爷原因吗?”    陆远微微一笑,早就想好措辞。    “孙儿的夫人顾清婉,老家在两江。”    “过几天便是他祖母的忌日,让我陪她一同回去祭祖。”    站在文臣最前的顾时卿嘴角一抽。    狠狠瞪了陆远一眼,老脸瞬间比炭还黑。    他们老顾家,世世代代都是皇城人。    自己的女儿,老家什么时候成两江的了?    这小子是真的张口就来啊!    还有。    自己的老娘,清婉的祖母。    虽然年逾八旬,但还健在人世,身子骨硬朗得很。    让陆远一句话,直接给说死了?    若不是这里是朝堂之上,群臣皆在场。    顾时卿绝对会直接脱下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