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太监_第147章 不配为人(七千八百字大章,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7章 不配为人(七千八百字大章,求月票) (第3/5页)

在体内构建出了一座紫薇星阵,开始对圣灵进行炼化。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圣灵终于承受不住,原本的惑魅之力渐渐消散,那形态竟然也开始瓦解,化为了一股无形精纯的圣灵之气。

    要凝练圣基,就要圣灵之气才行。

    普通的灵气是不行了。

    刹那间,叶城体内三个位置陡然震动起来,下丹田胎息气海,中丹田皇庭精谷,上丹田紫府神台竟然产生了一股股吸力。

    那股无形的圣灵之气,顿时一分为三。

    分别进入了这三个位置。

    吸收圣灵之气后,这三个位置的震动更加强烈,气海中的四螺旋结构的先天真气开始瓦解成为真气粒子,跟圣灵之气结合在一起,化为一股远比先天真气要强大多的力量。

    这就是圣力。

    在皇庭精谷中,蕴含了一股奇异的气血,也得到了圣灵之气之后,竟然凝聚取来,逐渐化为了一滴金色血液。

    这是圣血。

    而紫府神台中,叶城的神魂意识也得到圣灵之气,开始发生着某种奇异的蜕变,逐渐朝着圣魂转变。

    更为奇异的是,上中下三个丹田之间似乎形成了一条无形的通道,居中的金色血液时刻有一丝丝金色血气源源不断得下沉,为圣力的形成提供能量,同时也一丝丝金色血气上升,滋补圣魂。

    叶城知道气血是身体根基所在。

    无论是形成真气,还是化为精神武意...其实都是损耗气血的。

    “这就是圣基吗?”

    叶城感应到三个丹田的联系。

    原本上中下三个丹田的联系,主要是依靠身体来完成的。

    并不会直接联系。

    可现在三者之间构建出了一条通道,就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仿佛变成了一个拥有三层丹田空间的整体。

    “难怪到了圣境,没有复生次数的限制,这三者构成了圣基整体,可以直接进行夺舍转移。”

    叶城明白得很。

    现在圣基形成,他要夺舍复生的话,就会变得轻松起来。

    甚至不需要担心修为损耗。

    因为通过圣基,将圣力,圣血,圣魂一次性转移出来。

    如果是没有形成圣基,就只能转移神魂,以及一部分的先天真气。

    “现在我已经融合圣灵,练成了圣基,接下来,就是以圣血,逐步换掉全身之血,逐渐转化为圣体。”

    叶城心中明白得很。

    圣血对于圣境武者而言,至关重要。

    下沉化圣力,上升补圣魂,还可换血炼圣体。

    .....

    转眼间,叶城就在这个叫黑石的村落里,待了快半年。

    他每天都几乎很少外出,而是待在屋子里,每天换血练圣体。

    换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要持续好几年。

    他能够感受到自己身体的每一寸肌rou,筋骨,脏腑,皮膜等等,由里到外都在发生着奇异的变化。

    犹如脱胎换骨一般。

    难怪说练成圣体之后,寿元就会直线上升。

    这半年里,除了叶城留下来的第一晚感应到尸鬼外,竟然再也没有发现过尸鬼了。

    由此可见,这尸鬼的出现并不频繁。

    要不然的话,这黑石村不可能还能延续这么长的时间。

    这一天,叶城正在修炼之时,忽然一阵喧哗声响起。

    紧跟着程辉来到了屋子外。

    “叶兄。”

    “程兄,什么事?”

    叶城睁开了眼睛。

    “程兄,根据我村在外的探子回报,血锁部落又要对我们这一片区域进行扫荡了。”

    程辉语气中带着一丝咬牙切齿得说道。

    “那就等他们来呗。”

    叶城并没有太在意。

    因为程辉跟他谈过这片区域的一些情况。

    这个血锁部落算是这方圆数百里之内,最为强大的一个罪族势力,也是唯一一个供养了尸鬼的势力。

    要供养尸鬼,本身也要有足够强的实力才行。

    否则供养不成,反而要变成被圈养的食物了。

    “叶兄,这个血锁部落,本身就有一尊真象境宗师,外象宗师就更有好多个了。而且,供养的尸鬼更是强大。”

    程辉连忙说道。

    “那你打算怎么处理?”

    叶城问道。

    “有你这尊外象宗师,我们不如去隔壁的白水村抓一批人,到时候血锁部落来要人,我们完全可以将白水村的人推出去。”

    程辉说道。

    在以前,每次血锁部落扫荡这片区域的时候,黑石村不得不交出一部分犯事的或者衰老的村民。

    现在有叶城这个外象宗师,黑石村就没必要这么做了。

    叶城听得直皱眉头。

    不过他也知道冥土的人,处于这种残酷的生存环境下,会有如此举动,也是非常正常的。

    “没必要,我还要修炼。”

    叶城澹然说道。

    程辉一听叶城的话,还以为是要继续牺牲自己村的人来,心中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