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非汉废帝_第170章 太后,朕要为孝武帝上庙号(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0章 太后,朕要为孝武帝上庙号(求订阅) (第2/2页)

认可,为大汉建立了不世的功绩,才会有可能获得庙号。

    大行天子,只有上了庙号,各郡国才会为他们建庙,让他们接受世人不断的祭拜和供奉。

    可以说,上了庙号,才有可能被世人所铭记。

    在大汉这个时代,臣子的力量仍然很强大,凝聚在一起,常常还可以与君权抗衡。

    因此,想要给某个君王上庙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更不是君主可以直接独断专行的。

    因为定庙号的要求高、难度大,所以在大汉的历代帝王之中,只有高皇帝获得了太祖的庙号,文皇帝获得了太宗的庙号。

    高皇帝斩蛇起事,诛灭暴秦,建立大汉宗庙,没有高皇帝就没有大汉,获得太祖的庙号实至名归。

    孝文皇帝被定为太宗则是因为其是小宗入主大宗,取代了无嗣的孝惠皇帝,承续大汉的宗庙法统。

    从孝景皇帝到如今的天子,都是孝文皇帝的后嗣,没有孝文皇帝,就没有如今的大汉。

    因此他被定为太宗也是应有之意。

    至于孝武皇帝,从功绩上来看,也理应获得庙号。

    在外能开疆拓土,经略西域,平定南北;在内正服色,改正朔,惟才是举,铸五铢钱、行盐铁官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项一项,一桩一桩,是如今的大汉的根基。

    如果说太祖太宗皇帝建立了大汉,那孝武皇帝就成就了大汉。

    因此,除了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之外,孝武皇帝在孝惠皇帝、孝景皇帝和孝昭皇帝当中,稳稳都要高上一截。

    给孝武皇帝上庙号,合情合理。

    但是,此事应该办,但是并不好办。

    上官太后很快就想起了一些往事。

    在几年之前,孝昭皇帝就曾经提议过给孝武皇帝上庙号,但是阻力重重,最终未能成功。

    那可恶的燕剌王竟然以此为理由,不停地攻击孝昭皇帝,说其软弱无能,是孝武皇帝的不肖子孙。

    为此,给孝武皇帝上庙号,就成了孝昭皇帝的心结,直到他大行之前,还常常提起此事:总有一天,要为孝武皇帝上庙号。

    上官太后又想起了孝昭皇帝谈起此事时,那不甘的模样,不禁又感到一阵神伤。

    “朕知道这也是孝昭皇帝在时的愿望,因为朝堂之上,有人反对,所以未能实现,如今,朕想试试,替先帝完成这个愿望。”

    获得庙号固然尊崇,但是能给历代先帝上庙号也能代表一个天子的权威。

    “如果孝昭皇帝泉下有知,能看到孝武皇帝获庙号,想必一定也会很欣慰的。”

    上官太后终于动心了,孝昭皇帝已经走了,记住他的人会越来越少。

    但是上官太后仍然想看到孝昭皇帝的愿望能一个一个地实现。

    新天子是孝昭皇帝的儿子,他能给孝武皇帝上庙号,孝昭皇帝确实也会感到欣慰的。

    “只是……此事事关重大,昔日孝昭皇帝与大将军都有此意,但朝堂上有人反对,最后才能作罢。”

    “皇帝初登帝位,想要做成此事恐怕不简单。”

    “时过境迁,攻守之势异也,朕想要再试一试。”刘贺坚定地说道。

    孝武皇帝离开大汉帝国很久了,反对孝武皇帝的那些人也离开了不少。

    朝堂之上,江湖之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念孝武皇帝的时代。

    而大将军更是想重塑孝武皇帝早期时的光辉,民心所向——

    此刻,就是给孝武皇帝上庙号的最佳时机。

    最终,上官太后轻轻地点了点头,说道:“皇帝想做,就去做吧,我同意此举。”

    刘贺笑了,他等到这句话,可不容易。

    因为这意味着上官太后不仅会在感情上支持刘贺,更会在行动上支持刘贺。

    未央宫和长乐宫携手,能释放多大的力量?

    “太后,上庙号只是一个开始,朕会为先帝实现更多的遗愿,请太后放心。”刘贺诚恳地说道。

    “如此甚好。”

    上官太后自然冷漠,但是冷漠中有了一丝温度。

    今天尽量4更一万字,推荐迟迟不来,很煎熬啊!这是第一更,第二更五分钟之后,第三、四更在下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