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朕当明君,天下不用避朕之名讳(求订阅) (第2/2页)
,避讳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 要避讳的字也不只是天子的名,还包括自家师长的名。 写到的时候要缺笔或者换字,提到的时候则要在前面加“讳”字。 此事可大可小,触犯了有时候也不追究,但是有时候却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所以人们往往还是选择严格遵守,多多少少会给生活带来一些不变。 例如孝武皇帝讳彻,所以原来的彻侯就全部改为了通侯或者列侯了。 一些官吏书写习惯了,在文书上不小心写了彻字,那是要受罚的。 所以刘贺刚一说完,百官就朝着他投来了一丝敬重的目光。 此事虽小,但是能看出天子仁德。 “仲父,你平时总教我要当一个明君,但是朕初登帝位,也不知道如何当一个明君。” “前几日,太常来给朕授课时提起了此事,朕才发现不妥,本想着改一个名字,但是又怕增加了其他的麻烦,索性决定不以贺字为讳,天下人想如何使用就如何使用吧。” “仲父,你觉得朕的这个提议,可像是明君?” 霍光倒是没有想过这件小事,但是听到之后,他还是非常满意的。 此事是一件小事,虽然有些不同寻常,但是特事特办,也不算破坏祖制。 更何况,天子言必称是听了“自己的教导,才想着当明君的”,让霍光颇为得意。
如今顺水推舟地将此事答应下来,不也显得自己辅政有功吗? 想到此处关节,霍光直接就对天子行礼说道:“陛下爱民如子,仁德谦和,有上古明君之风范,老臣认为此举可行。” 刘贺又望向太常的方向,问道:“太常觉得此议如何?” “微臣认为此举甚能体现陛下的仁慈之心。”太常连忙说道。 紧接着,群臣也跟着说道:“陛下爱民如子,有明君风范。” 看着朝堂上齐刷刷的颂扬之声,刘贺异常满意。 “好,那有劳仲父和太常散朝之后就拟旨,然后尽快下发到各郡国去。” “诺!” 第一件事情办完了,要做的就是第二件事情。 此时,殿外已经响起了午正时分的报时钟声。 放在平常,此刻已经是散朝的时间了。 但是今天,刘贺故意将争议最大的事情藏到最后,就是要来一个以逸待劳。 早饭刘贺吃得很饱,而今天他又“特意”让膳房漏掉了给百官公卿们的加餐。 所以此刻的百官公卿们,已经饿得饥肠辘辘了。 像杨敞和蔡义这样的老人家,更是都已经有些坐不稳了。 这就是刘贺要的效果。 “这第二件事情嘛,也是一件小事。” “本月的初一,朕去祭拜了高庙,心有所感,突然想起一件事情。” “大汉以降,孝武皇帝在位时间长达五十四年年,是太祖高皇帝和太宗孝文皇帝之外,功绩最大最盛的皇帝。” 刘贺说到这里的时候,朝堂众人的目光已经都被吸引过来了。 大家虽然饥肠辘辘,但是都想知道这个天子到底是想说些什么。 “昔日,先帝在时,就曾想过给孝武皇帝上庙号,无奈因各种原因而作罢……” 说到此处,朝堂上的氛围已经有些变化,大家似乎已经闻到了风暴来临的气息。 尤其是嗅觉最为敏感的霍光,眼中更是深邃,他已经隐隐约约猜到了天子要说什么。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我大汉又以孝治天下,所以朕决定要承孝昭皇帝之遗愿……” “给孝武皇帝上庙号,在大汉各郡国为孝武皇帝建庙,让他享大汉百姓世代万年之供奉!” 刘贺这最后几句话,终于将这场暴风雨彻底地激发了出来。 整个朝堂上的百官公卿,顿时一片哗然。 就连霍光都用一种另类的眼光看着天子。 天子孟浪癫悖了,上庙号哪是小事,是一件名副其实的大事! 第三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