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和朕打擂台的贤良文学们(求订阅) (第2/2页)
了起来,刘贺不禁轻蔑地笑了笑。 等的就是你。 刘贺突然还想起来了,这长信少府的孙女还是自己“未过门”的婕妤。 硬要算起来,还是自己的爷爷。 “老臣夏侯胜,有事要奏!” “哦?是长信少府吗,您是朝中的老臣,不必拘礼。” 夏侯胜年过七十,此杨敞还要老上几岁,但是身体不错,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让刘贺误以为看到了王式。 “老臣不同意给孝武皇帝上庙号!”夏侯胜仗着自己年龄大,倚老卖老,直截了当地说了出来,没有一点的委婉。 “哦?长信少府有何高见?难道认为朕刚才对孝武皇帝的评价有误,还是本就认为孝武皇帝不是明君?”刘贺也没有任何的躲避。 夏侯胜是一个固执己见,视名节为根本的老儒,他丝毫不惧地说道:“我大汉历代先帝,都是明君,但并非是明君就可以上庙号的,昔日在贤良文学会议上,众贤良文学就已经对孝武皇帝的功过是非做了评定,孝武皇帝不宜上庙号。”
“哦?贤良文学会议,朕倒是有所耳闻,在那贤良会议上,果真有人认为孝武皇帝过大于功吗?”刘贺假装不明白地问道。 只见这年迈的夏侯胜露出一丝自得,不急不慢地说道:“老夫有幸,曾经被当时的成丞相田千秋举荐,参加了贤良会议,不只是老夫,这大殿之中,有不少人都参加了贤良会议。” “微臣礼官大夫孔甲曾参加过贤良会议……” “微臣谏议大夫孟乙曾参加过贤良会议……” “微臣中散大夫曾丙曾参加过贤良会议……” …… 在夏侯胜的带领之下,这些贤良文学似乎像是得到了信号一般,一下子就站起来了十五六个人。 刘贺只知道贤良会议非常重要,但是没想到朝堂之上,有那么多人参加过这场会议。 刘贺留意着他们的官职,多是各种各样的大夫。 名义上是给天子做顾问的预备官员,实际上都是虚职务。 距离文学贤良会议过去已经七年的时间了,有真才实学的,该升早就升了。 要么在朝中实权府衙任职,要么就外放到各郡国去当一方守相了。 还留在朝中担任虚职的,恐怕都是一些尸位素餐的人——说是后备官员,哪有后备到白发苍苍的。 是时候,把位置让出来了,得给那些有能力的人腾地方。 不站出来,朕还不知道都有谁呢? “陛下,站起来的这诸位大臣,都是文学贤良会议的亲历者,更是当时有名望的贤良文学,陛下若是不相信的话,可以问问大将军。” 当时的三公,已经有两个作古了,想要求证,只能询问霍光。 刘贺看向霍光的时候,后者默不作声,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这低调的态度耐人寻味。 刘贺更加坚信,当年霍光虽然借助文学贤良取得了朝堂斗争的胜利,但是也对他们的某些行为隐隐不满,所以才一言不发的。 刘贺当即做了判断,虽然霍光没有表态,但是没有表态也是一种态度。 四更更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