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有劳仲父去对付儒生吧(求订阅) (第2/2页)
/br> 那些还没有露面的对手,想抓住皇帝对儒生不敬的事情做文章;那么朝堂就应该说死夏侯胜有欺君的大罪,把他下诏狱不是对儒生不敬,而是按律行事。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转移矛盾,分而治之,这是亘古不变的好办法。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雨点不停地砸在头顶的屋檐上,让刘贺都不免抬头,看了看,有些担心那屋檐塌下来。 “仲父的意思是,让朕强硬到底?!” “错了,此事由老夫来强硬,陛下只需要安坐未央宫即可。” 刘贺若有所思,霍光果然比自己还要在意朝堂的权威。 果然,在上庙号和立朝堂之威这两件事情上,霍光和刘贺是站在一起的。 刘贺想起了上官桀那谋反的案子,霍光不会是要大开杀戒吧? “仲父,朕不想让太多的人因此而死。” “儒生对天下颇为重要,老臣是知道的,当然不想如此行事,但倘若真的有人想作乱,老臣自会见机行事的。” 刘贺安定了许多,默默地点了点头。 既然有霍光在前面挡着,就不用担心做得过火了,既然霍光想要立威,那就让他立个够。 …… 长安的这一场暴雨下足足下了五天五夜,而且下的不只是雨,还夹杂着拳头大的冰雹。
护城河的水涨了起来,无数破旧房子的屋顶都被砸得支离破碎——就连未央宫北阙都被一道列缺劈得漆黑。 七月二十,雨终于是停了,但是天却始终是阴沉着的。 层层叠叠的乌云密不透风,如同厚厚的麻布一样,盖在长安城的上空。 在尚冠里北边的一处两进两出的宅子里,气氛颇为压抑。 正堂之上,聚集着几十个儒生,其中坐在上首位的是宅子的主人——夏侯建,他是夏侯胜的侄子,自幼就跟随夏侯胜学《尚书》,如今是太学里的博士官。 而分坐在下首位近处的六个人分别是《易经》博士田王孙、《谷梁经》博士胡常、《鲁诗》博士薛广德、《齐诗》博士食生、《礼经》博士后苍和《公羊传》博士颜公孙。 而在更靠后靠外的榻上,以至于一直到堂外的廊下,是几十个更年轻的博士弟子。 不管是四旬左右的诸位博士,还是二三十岁的博士弟子,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凝重的表情。 博士之官,古皆有之。 即使在暴秦的时候,朝中就有几十个博士官。 但是,在秦汉之交,出任博士官的人选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只要是有丰富的学识就可以出任,至于你学的是哪一家的学问,并不是多大的事情。 但是孝武皇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后,博士被定为五经博士,而出任此官职的人,必须是在儒学五经某一经当中有深厚造诣的人。 最开始,五经博士只有五人,但是随着《诗》分为《齐诗》和《鲁诗》,《春秋》分为《谷梁传》和《公羊传》,五经博士实际上有七个。 平时,五经博士在太学给从各地选拔上来的三百博士弟子授课,并不参与政事,品秩为六百石,而博士弟子的品秩为两百石。 太学则由太常寺管辖,长官是品秩为比千石的太学令。 虽然有品秩,但是不管是太学令、博士还是博士弟子,都没有任何的实权。 没有实权,不代表没有权力。 由于五经博士都是颇有名望的治经大儒,很多时候承担着为朝堂诏令提供依据的任务,所以在儒生当中有不小的影响力。 今日,五经博士齐聚在夏侯建的家中,自然是为了夏侯胜下诏狱的事情而来的。 今天四更一万字,这是第一更,第二更三分钟后。后两更在下午。 再次说一下,西汉大儒的记载很少,文中涉及的儒生事迹都为虚构,qiewudangh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