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坏了!我霍光成皇帝的替身了!(求订阅) (第2/2页)
的朝臣没有理由不赞同。 “朕觉得科举考试好就好在有一条准绳来衡量人才,这条准绳人人可见,会让人才心安,不像原来只凭举主的印象和模糊的风评,难免会让人非议。” 刘贺看到朝臣的反应似乎平静了一些,于是就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朕以为,真正的人才,都不会害怕科举考试的。” 刘贺说罢就停住了。 还有后半句话没有说出来,但是一众朝臣已经隐隐约约听到了:反对科举考试的,都是没有真才实学的欺世盗名之徒。 天子扣下来的这顶冠太大了,没有人能够承受得起。 就连大将军也承受不起。 难怪此刻大将军也一言不发,看不出喜怒哀乐。 “仲父,你是辅政大臣,觉得朕的这个提议如何?” 霍光沉默着,一时想不到可以说些什么,唯独觉得自己似乎在此事上有一些后知后觉。 自己似乎成了天子的替身了——替天子证明了科举考试的好。 在朝堂上跋扈了那么久,这种被cao控的感觉非常不好受。 霍光只能有些生硬地说道:“将科举考试放入察举制度之中,颇有新意,但今年就推行,是不是cao之过急了?” “仲父说得倒是在理,朕想听一听其他人的见解。” 朝臣们有一些犹豫。 一是刚才的帽子有些大,二是要在天子和大将军间表态,吃力不讨好。 人人都看得出来天子和大将军情同父子,他们也许很快就会和好,到时候倒霉的还是自己。 但是,抱有这些想法的人都是霍党当中那些趋利避害之徒,是少数人。
在朝堂上,有识之士也不少。 宗正刘德率先站了出来,一脸严肃地说道:“微臣认为,科举考试利国利民,理应尽快推行。” “微臣附议宗正刘公,此次科举考试,让郎官中的沉闷之风为之一振,理应尽快推行。”张安世颇为罕见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微臣附议宗正刘公,微臣有幸参与此次科举考试的庶务,认为科举考试最为公平公正,应该迅速推行。” “微臣侍御史严延年附议……” “微臣大鸿胪韦贤附议……” …… 除了那些被刘贺收入麾下的大臣站出来表示赞同之外,还有七八个地位尊崇的朝臣也站了出来。 他们中的不少人,有子侄辈在这第一次科举考试中高中了。 尝到了甜头,自然应该站出来维护。 转眼间,刘贺的提议就获得了朝堂上三分之一朝臣的支持。 刘贺兴奋得双手有一些颤抖,这几个月来的准备没有白费。 这时,一般只在军务中发表己见的老将赵充国竟然也站了出来。 “老夫认为,科举考试与军功授爵制一样,最重要的就是有一条明确的准绳,能够让察举制更加完备,既然有用,应该速速实行。” 霍光面色铁青,他发现自己又犯了一个错误。 不管是否同意,自己都不应该如此犹豫。 一旦犹豫,站在自己这边唯自己马首是瞻的朝臣也会犹豫,自然就失去了先机,进而会让刘德将其他朝臣带动了起来。 霍光不禁有些疑惑,为何自己今天会有所犹豫呢? 科举考试确实是一个好法子,这固然是自己没有立刻回绝的原因;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和天子有关系。 霍光看向了坐在高处的天子,心情有些复杂。 没错,不知为何,自己现在居然有些忌惮天子了。 因为忌惮,所以才会犹豫,才会收起以往的跋扈,难道是自己老了吗?所以才会有所忌惮? 刘贺看着朝臣,又看了看霍光,有些紧张。 这毕竟是他第一次,动用自己手里的牌,借势和霍光唱对台戏。 胜不胜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试一试霍光的成色。 从现在的结果来看,天子的仲父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可怕了。 能看到这一点,就够了。 “咳咳,诸公说得很好,但是朕刚才想了想,觉得仲父说得也有道理。” “科举考试虽好,但是不宜cao之过急,朕认为今年就算了,明年再推行更为妥当。” “仲父,此事你怎么看?” 今年还是明年,其实差不多,重要的是,这个决定是由天子做出的。 心中颇为不悦的霍光看到大局已定,加上那些没有表态的,恐怕支持此举的朝臣恐怕已经超过了半数。 自己不可能和半个朝堂作对。 幸好,天子最后问了问自己的意见,让自己有一些回转的余地,否则就真的要唾面自干了。 “那就依天子之言,明年再将科举考试融入到察举制之中。” “甚好,仲父英明!” 刘贺笑了,笑得颇为得意。 这一次,赢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