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5章 霍光行霸道,皇帝行王道(求订阅) (第1/2页)
“今日,老夫与县官商议过新任丞相的人选了。” 堂下品秩地位最高的几个朝臣,立刻都精神了起来。 “丞相之位,本应由御史大夫蔡义接替,但是其已经年迈,恐怕不能任事,所以就由太常任宫接替丞相之位。” 任宫原本以为自己定多只是顺位接替御史大夫一职,没想到直接就越了过去,成为了百官之首,激动得差点两眼泪流。 任宫连忙站出来谢恩道:“下官多谢大将军的举荐!” “你我以后就都是三公了,你才是百官之首,就不要在自称下官了。” “诺!” 霍光点点头,对这新的传声筒颇为满意。 这时,堂下众人之中,那又瘦又黑的田延年挺直了腰杆。 虽然丞相之位是没有捞到,但是替补太常之位,应该是名正言顺的吧。 自己还年轻,当上了太常,再把那蔡义熬走,也就能位列三公了。 可是,霍光接下来说的话,却让田延年那张又黑又瘦的脸,整个垮了下去:看起来就像被抢走了蟠桃的猴子一般沮丧。 “空缺出来的太常之位,就由少府乐成接替。” 今日经过起起伏伏的乐成,此刻那脸上的表情格外精彩。 说是笑呢,却又不甚美观;说是哭呢,却又有一份喜色。 “谢大将军的举荐,下官定不辜负大将军的厚爱。”乐成说得激动,已经有所哽咽了。 霍光对他的反应很满意,对其余人的反应也很满意。 是你的,老夫不给,你也不能抢;不是你的,老夫给了,你也得接。 天子都要老夫辅佐,你们又能翻出老夫的掌心吗? 霍光说道:“不应谢老夫,更应该谢县官。” 任宫和乐成自然是一阵谢恩。 几家欢喜几家愁,任宫和乐成是喜从天降,而田延年脸色却异常难看,凶神恶煞的眼神,似乎要将这二人戳穿。 田延年当然有理由不悦。 于公于私,他都应该在这次朝堂变动中更进一步。 于公,他是大汉帝国的大司农,掌管着整个帝国的赋税钱粮,在这几年来一直做得不错,不说被破格拔擢到丞相之位上,接替太常应该是应有之义。 于私,他跟随大将军将近二十多年,从大将军府里最普通的属吏做起,不知道为大将军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也不知道给大将军夫人行了多少好处,也应有一份回报了。 他哪里想得到,身后的乐成竟然抢先一步,当上了太常。 莫小看这一步,日后御史大夫出缺,恐怕也轮不到自己了。 身居三公的事情,恐怕要推后三五年。 人生能有几个三年,白白等下去,不知道还会有什么变故。 这大将军太糊涂,居然会这样做事。 田延年不敢当众顶撞霍光,但是内心的不满却是越积越多。 霍光看不到田延年的想法,他习惯用威压来控制爪牙之后,已经渐渐忘记他们也有私欲了。 站在高处久了,离普通人就远了,自然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 在霍光的眼中,这些大臣能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全都源自于自己的拔擢。 他们应该感恩戴德,而不是索取更多。 霍光看不到田延年,自然也就不会顾忌他的感受,因此更是对自己今日这番cao弄人心的手段感到满意。 “县官即位已有几个月了,与孝昭皇帝不同,县官更加想要早点参与到朝政中来。” “老夫虽然也想要尽早还政于天子,但无奈天子不从,因此老夫只能继续辅政,实属无奈。” 这些都是套话,听听也就算了,正经人怎么可能往心里面去呢? “然而老夫与县官商议过了,为了让县官有事可做,也为了让县官知道诸公为政不易,会特意分出一些政事来给天子cao持。” 这最后一句话就不是套话了,刚刚众人还以为大将军是因为乐成与天子走得太近,才会训斥敲打他。 而现在看来,恐怕只是要分权给天子,所以提前敲打一番乐成,免得他忘了谁才是朝堂上说一不二的人。 看来,大将军对天子,要好过孝昭皇帝啊。 “老夫说一句倚老卖老且大逆不道的话,县官就像老夫的子侄辈,总希望他有朝一日能长大成人的。” “老夫不怕县官亲政,只怕县官年少无知,所以既要让天子参政,但是也要继续辅政。” “从今日起,下面说的这些事情,就无需像老夫请示,可以全由天子来决断了。” 接着,霍光就将与天子商议的那些朝政,当众就全都说了出来。 “这三件事情,与太常、大司农及少府最为密切,你等要想方设法襄助县官,不得有纰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