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男儿到死心如铁(二合一) (第1/3页)
第115章男儿到死心如铁 金色的河,静静流淌。 在这片萧瑟的冬日大地上,它是唯一的色彩。 高约数丈的城墙拔地而起,跟着河水一同向远处延伸。金光折射在青褐色的墙面、紧闭的城门上,有数名披甲持枪的士兵立于箭垛。 因为这道耀眼的光线,他们不得不眯起眼睛,略带审视的冷冽目光,高高在上的俯视着对岸的营地。 近十万灾民搭建的营地,星星点点的木屋,混杂在更多的帐篷中,可它们还是少数。更多的人,只是带着妻儿蹲坐在地上,等待着粥铺敲动钟声。 一河之隔,两个世界,气氛却同样低沉。 裴怀贞的帐篷,就在粥铺的不远处。 说是帐篷,就是几张竹席挂在木梁下,且作遮风之用。陈恒来此时,能听到里面传来激烈的讨论声。 “在这里等我。”陈恒对跟随的信达轻声说,后者点头示意,一言不发的站在原地,看着自家兄长轻咳出声:“裴师,学生陈恒有事求见。” 帐篷内的讨论稍作停顿,山长的声音很快传来,“进来吧。” 陈恒掀起竹帘,走近后才发现扬州各大书院的山长,都在此处聚集。 他们当中有一个小烤炉,里面的炭火正在燃烧,时而有红色的火光腾起。 陈恒注意到这些师长脸上的激色,显然刚刚讨论的东西很不顺利。他并没多管此事,俯身行礼道:“山长。” 见到对方的学生来此,几名书院的山长纷纷起身告辞,只剩下最中间的裴怀贞,裹着一条被单坐在木椅上。 山长拍拍自己身边空出的位置,“过来烤烤火。” “是。”陈恒没有拒绝老师的好意。 师生俩一起围在炭火前,裴怀贞的聊兴似乎很浓,一双手朝着炭火伸出取暖时,他问道,“你有听到,我们刚刚争论的东西吗?” 见学生摇头,裴怀贞就把刚刚的问题再给陈恒复述一遍。 寒冬将至,有一部分人认为要将灾民接进城里,不然谁知道会冻死多少人,到时候只会闹出更大的乱子。 可一下子放这么多人进城,怎么管理和安置,他们身上是否带着利器,万一在城里作乱惹出sao乱,难道让知府来担这个罪责?这也是反对者所秉持的观点。 “你觉得哪一方说的更有道理。”裴怀贞转动着双手,冷风吹起竹席一角,盆中火光摇曳。 “学生觉得都有道理。”陈恒说话的时候,很是严肃沉着。 注意到学生的一反常态,裴怀贞点点头,正因为这些人的话,听上去都有理,所以才会争执不休。 “你觉得现在救灾的方法怎么样?” “事无巨细,无可挑剔。”陈恒坦诚道。 韦应宏是个负责任的好官,这是扬州人的幸运。 知府的身边有林如海、黄维中这样的能人志士,更是灾民的幸运。 大家都在竭尽全力的救灾,想尽一切办法让灾民们过好这个冬天。 城内的那些大户,别说是捐出衣物,连园中的竹林、树木都给官差砍伐下来运出城外。 “既然如此,还要说吗?”裴怀贞果然猜到陈恒的来意。 不过也是,这几日他已经见过太多热血之士,抱着苦思冥想的救国安邦之策前来。里面有他的学生,也有其他书院的师生。 每个人都很焦虑,每个人都想做点什么,这份朴素的心意藏在那些只言片语里。 所以哪怕他们的想法,也许很幼稚浅薄。或是当面争吵不休,裴怀贞都只默默听着。 他是当朝大学士,还领着朝廷的俸禄。他知道,这是自己该接受的。 “是。”陈恒重重应声,他从怀中拿出自己写好的册子,双手递到师长面前,诚恳道,“请山长过目。” “看来是有备而来啊。”裴怀贞笑过一声,抬起手接过文册,在打开之前,他还对学生故意开起玩笑,“紧张否?” 陈恒无声的点点头,这里面写的都是自己最近整理的思路,几经修改,自觉拿不出更好的办法。 压下砰砰作响的心跳声,陈恒对着山长再次道:“请山长斧正。” 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人活一世,求个问心无愧就好。 陈恒自己都没注意,当裴怀贞的手指翻开册子的第一页,他的呼吸声都忍不住放轻。 “兵法有云,百战而胜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兵法又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裴怀贞的视线落在第一段。 哦?是从兵法上来解释灾情吗。这孩子的想法倒是少见,气度也很是不凡嘛。裴怀贞藏下嘴角的笑意,继续往下看。 “今扬、旱之祸,非敌也,乃治也。恒料之,扬有三强,旱有三弱。府衙有五胜,流民有五败。其一胜,乃天时。此谓:政通人和,上下一心……” 看到这一句,裴怀贞的双眉就已经皱起。陈恒不知道自己是否写错,只能焦急等待。 一口气读完陈恒关于天时的见解,裴怀贞突然将册子放在膝盖上,默默的抬起双手擦了擦脸,然后捧着册子从位置上站起,在帐篷内一边踱步一边继续往下看。 实话说陈恒的思路和视角,是当下许多人所不具备的。 时下的大多数人,都是将灾民当成一个难题。总担心处理不好,就会发生流民聚众闹事的事情,与其说是安民,不如说是在防贼。 如此心态之下,自然造就城内外日益紧张的气氛。 可这份小册子,却用朴素又真实的语句,讲述了一个只属于扬州的机遇。 里面的想法鞭辟入里,设计环环相扣,面面俱到。让人读之,不能不感叹作者的惊天胸怀。一下子恍然回神,原来事情还能这样办。 看完册子,“哈哈哈哈。”裴怀贞突然停步大笑,他扬了扬手中物,向陈恒询问,“这里的东西,都是你自己写的?” “是。”陈恒点点头,因为过于紧张激动,两耳已经微微泛红。 “走。”裴怀贞没再说太多。 陈恒呆了呆,他还没听懂山长的意思。已经开始收拾东西的裴怀贞,看到学生的傻样,不禁道:“你这猴子,还愣着作甚,快跟我去见知府。” 当陈恒被裴怀贞牵着走过粥铺时,正在给灾民准备午饭的薛蝌跟钱大有等人都有些吃惊,江元白狠狠揉了几下眼睛,见到山长他们远去,才古怪道:“山长牵着的人,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