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_第四十一章 明月晚来惊鹊枝(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明月晚来惊鹊枝(上) (第4/4页)

,她没想到黛玉会问的如此直接。再看向这位meimei,只见黛玉今日穿着月白色竹叶褙子。衣着虽然素雅,可戴着贾敏为其选的首饰,反倒有股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感觉。

    黛玉点点头,知道宝钗口中的姨父,就是贾政。

    话是轻的,落在空荡荡的屋内,倒像是落水的石头,激起涟漪阵阵。

    眼见屋内似乎交流的不错,她可算是放下夺门而入的念头。

    这是个小渔村的地名,如今鲜为人知。可陈恒知道此地的另一个名字――大连。

    “嗯,jiejie,我知道。”黛玉点着头,又问,“舅母可是把主意打到我身上?”

    林黛玉马上起了玩心,反问着,“jiejie缘何得知,我不喜欢呢?”

    这叫林黛玉如何说的明白,她踌躇思考半天,方才道上一句,“jiejie以后若是有暇,该去扬州看看的。”

    “他们到哪里了?”陈恒忙起身,拉着柳湘莲往外跑去。

    “下月重阳佳节,家里的下人从苏州送了新鲜的螃蟹来。”宝钗支起手,拖着下颌,身子微倾着,倒叫她胸前的金项圈晃动着,让人为之侧目,“正是秋高气爽,赏菊的好时候。到时,我们一起玩,可好?”

    …………

    一个又爱着对方的率真和自由,人总是会被自己没有的东西吸引。区别之处在于,是嫉妒、还是得到、或是毁掉。宝钗两者都不是,她只是单纯的欣赏。

    “怎么,大哥觉得二弟不能来?”宝琴挑着眉,她设想过跟陈恒重逢的场景,对方会怎么问,怎么说。陈恒的话,并没有出乎她的意料。

    “走,去看看。”

    再看林meimei,明明是快及笄的年纪。眼眸中仍带着初见时的天真烂漫,脸上未褪去的女儿稚气,更叫人感慨、怀念。

    见对方清澈的眼眸里,倒映出自己的强颜欢笑。宝钗说着说着,话声渐渐就熄了。良久,她才道。

    “也不是。”陈恒挠挠头,“你能来亲自办,当然是极好的。就怕你路上,遇到什么危险。”

    就这么件小事,值得宝jiejie特意屏退下人,如此费力辛苦吗?林黛玉多聪明的性子,虽然为人天真烂漫。可架不住她父兄都是老狐狸,心眼可劲的坏。

    宝钗真没想好自己有没有这个意思,之前让莺儿出去,只是下意识之举,不希望别人打扰自己跟meimei的相聚。

    人心嘛,总是偏的。我就是这么个小心眼的人呢。林黛玉露出得意的窃笑,宝钗见此,知道这meimei想起的人是谁。

    “左右都不知道金簪子、木簪子,哪个最好。不如选个最好看的,先戴着。好歹看着舒坦些。”

    能以此话告诫自己的兄长,从不介意女人出来做一番自己的事业。更常常帮着秋浦街的女工,在红尘中找到自己得以立足的前路。

    黛玉点了点头,却突然直言道:“是宝钗jiejie的意思,还是舅母的意思?”

    黛玉也明白了,宝钗jiejie不是饱读诗书后的甘心认命,而是看多了聚散离合的大彻大悟。这份大彻大悟,让她更知道儿女情长的单薄。

    “哈哈哈哈。”陈恒听完,跟柳湘莲一起发出大笑。

    今日得了空,陈恒坐在书桌上发呆。如今大建国运来的东西,已经停在沈州城内,差的就是扬州商户抵达。

    见此,陈恒才放心点点头,也没在意对方口中又要来的字眼。宝琴不动声色的笑笑,她手头正忙着活,就示意陈恒、柳湘莲赶忙往旁边稍稍。自己则继续指挥着下人,将各处货物搬下存放。

    “别别别。”林黛玉忙摇着头,又用双手托住下颌,“我也不指望他是什么凌云木。只要是他,就好。除了他,我谁都不要。”

    迎来送往的名利场,宝钗见识到的何曾只是这点。这单聘仁跟了贾政后,没多久就娶了几个妾。詹光更是觉得发妻年老色衰,休妻另娶。

    “嗯。”黛玉认真点头,“不管它是什么凌云木,还是普普通通的林中木。只要我自己喜欢就好。”

    薛宝琴深以为然,在商言商,只要尝过海运的便利,南来北往的商队都不会拒绝。她这些年在秋浦街也得到相当大的成长,眼界也比常人开阔许多,额外担心道:“就怕漕运的人闹起来。”

    “前几日去王家赴宴,姨母担心宝玉料理不来外事,就让两个清客陪着打点、应酬。那时候他们就站在中堂台阶上,翰林院的补缺进士就坐在庭院里。”

    又有自己百般费劲讨力的贾宝玉横在两人中间,宝钗都不知道该作何感想。她不会怨黛玉,别人都没拿正眼瞧过宝玉。此事与林meimei何干,她才是受牵连的那个。

    至于这份心动里,因何而起,那就不得而知。里面参杂的情绪、人事太多。压在宝钗肩上的东西也太多,多到她无法分辨内心。

    论理说,表哥确实是个极好的人。家世好、模样好,脾气好。虽不爱读四书五经,可也是爱看书的。懂些雅趣、妙处,平日谈起话来,也是个温柔的贴己人。

    爹爹还在的时候,我是不是也过着meimei这样的生活呢?

    说到这个结果,宝琴也是觉得快意,做轻笑状。

    陈恒听着,心里也是高兴。果然能治酸文人的只有文人。

    要是写的不好,也别怪我哈。我感觉宝钗,是世事洞明后的自处淡然,她什么都知道,才安之若素,坦然受之。前文有人说宝钗的格局会大,我觉得她的大,不是体现在看人上,而是看穿人情世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