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_第六十一章 刘公与名士俱风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刘公与名士俱风流 (第2/3页)

r>
    “相公,你是喜欢男孩,还是女孩?”

    “女孩。”陈恒不假思索道。

    “为何?”

    “女儿好呀,听话又懂事……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你也别瞎想,生男生女都一样。”

    离产期尚不知有多久,这对夫妻倒是颇为认真讨论起未出世的孩子。

    两人都是博学多之人,对孩子们的名字不免上心些。

    等到黛玉在紫鹃的服侍下梳洗完毕,等躺倒床上,夫妇俩还在为此事各抒己见。

    倒是叫旁人看的有趣。

    …………

    …………

    四月一到,林珏和清岳就踏上参加院试的路程。这俩人都不是省心的主,黛玉另派了几个得力家丁沿途照顾。

    春日的季节,正是府内农事繁忙之际。陈恒连着数日都是早出晚归,帮着各县协调好春耕事务。

    如今松江府的模样,已经跟之前大不一样。最近南来北往的商旅,在松江府大肆置办土地。

    以山西、安徽为首的商行,更是不断出手办厂招工。逐渐增多的工位需求,正在吸引更多的百姓涌入松江城。

    陈恒的手中,拿着一份府衙文吏统计出来的数据。只开春两月间,府城内新增百家酒楼、商铺。

    这样下去,扩城是迟早的事情。不过这只是远虑,当前倒有一个近忧,需要陈恒跟贾雨村头疼。

    后者作为华亭县县令,上月已经抓住四、五起顶着宵禁时辰回家的百姓。

    “各家的厂房、铺子,常把百姓留至夜深。”贾雨村说着当下的实情。

    逐利是商人的天性,大雍的商品又是如此紧俏、好卖。再缺少技术突破的当下,各家加班加点的使唤人也是正常。

    贾雨村知道自己不好难为百姓,可如此顶峰作案下去,自己的年末考评该怎么办?

    对于贾雨村的苦恼,陈恒也没想到会来的这么早。如今刘知府在忙着准备松江府的院试,这些俗事自然要由自己拿主意。

    陈恒知道现在这个时候,讲小时工作制,无疑是痴人说梦。民智还没开到这种程度,大家苦日子过多了,难得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自然是把力气都用在东家上。

    心中稍稍细想,陈恒便定下主意,“这样吧,自今日起,府内宵禁之事逐一放开。等到六月末,我会将此事写在文书上禀告朝廷,恳请通融。”

    六月末,正是府内统计税赋的时候。到时候一批真金白银运上京师,一些小要求想必陛下也不会太计较。

    “城内的夜巡人、更夫,再抓紧招募些。”

    陈恒知道宵禁一旦放开,随之而来的就是治安风险。不过做事岂有因噎废食的道理,不能因为害怕风险,就止步不前。

    “你吩咐下去,让各里各坊都安排些巡游男丁,确保街坊里的安定。”

    如今是松江府的转型期,踊跃的商贸活动,正在倒逼此地官府做出反应。

    这亦是陈恒乐于看到的景象,与其期待少部分人的意志觉醒,来引导百姓前进。

    不如依靠群体更大的既得利益者,来促使上层做出改变。

    两者比较起来,后者固然成效慢。可一旦形成风气,将无法阻挡。所谓天下大势的运用,不外如此。

    贾雨村亦是官场老手,只要上头有个肯顶锅的擎天柱,底下人做起事来都会胆大些。

    禀报完一事,贾雨村又想起一件事情要交代。

    “城内最近多了数家赌坊,大人,此事应当怎么办好?”

    古代禁赌吗?说禁也禁,说不禁也不禁。与其说国人好赌,不如说人类都一个模样,追求风险、刺激,本就是人类的天性。

    这口锅,国人可不背。真要换个角度想,也只有在经济水平可以的地方,百姓才会沉迷热衷其中的乐趣。

    陈恒知道此事禁止之难,只要不是发生大事,历朝历代的父母官,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两汉禁轻侠的原因,跟如今两人担忧赌坊是一个道理。

    此类地方,实在太容易滋生好勇斗狠的闲散人士。陈恒知道现在的松江府不缺赌坊这点孝敬,直接下明令道:“除了阮家巷外,其他地方的赌坊,一律封门闭业。”

    这玩意儿,真要一口气做绝。不免逼着百姓私下开设赌坊,到时管理起来更麻烦。

    既然行政上力有不逮,那就把这群人集中在特定区域,严加管束。

    百业待兴的松江府,亦有百种困难再等着众人。

    这些民事上的问题好解决,以各家厂铺为中心的商业矛盾,许多问题因为无法可依,实在考验陈恒等官员对于人事的把握。

    …………

    …………

    府衙内的公文不见消停,知府刘延章的生活却是轻松、愉悦的很。院试刚刚结束,到了月末公布榜单,新晋秀才们应邀赶到云间第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