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5章 交替 (第1/2页)
衣冠不南渡正文卷第145章交替凉州。 此刻城内正在举办某种大典。 当地有名声的巫正在领着众人祈求各路鬼神,希望鬼神们能保护自己的耕地,让众人不遭受寒冷和饥饿的侵袭。 他们带着面具,穿上了奇怪的衣裳,挂着各类的羽毛,手持勾盾,嘴里不知吟唱着什么,来回跳跃。 百姓们围绕在他们的周围,宰杀了牲畜,用以祭祀。 凉州刺史王浑站在远处,在诸多甲士的贴身保护下,无奈的看着这一幕。 这样的情况若是发生在中原,定然会被庙堂所治罪,这样的祭祀是不合法的,庙堂有自己的合法祭祀。 合法的祭祀叫傩仪,是由天子所亲领的庄严祭祀。 最初的目的是驱逐鬼神,驱逐瘟疫。 到魏晋时期,傩仪逐步完成了世俗化,变成了傩戏。 此时因为玄学流行,这活动变得更加盛大,通常由地方官员带头,演员达到了近千人,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从驱逐瘟疫,祭祀神灵,转变为庆祝安宁。 这是官方性的祭祀,是合法的。 但是凉州的诸多祭祀,是民间自发去做,这就是违法的了。 是要被庙堂所严厉打击的。 奈何,此处是凉州。 凉州的迷信色彩向来浓厚,从汉初时流传下来的驱鬼仪式如今还在流传。 在医生已经取代了巫的局势下,凉州的巫依旧活跃,并且在很多地区占据着医的地位。 “使君,这需要制止吗?” 有新上任的官员开口询问道。 王浑摇起了头。 “不必制止,你初来凉州,不知这凉州内yin祀众多,这不是目前所能制止的。” “只要这些人不兴兵反朝廷,就让他们去祭祀吧。” “不过,勿要将这些事情告知庙堂,徒增烦忧耳。” 官员们领命。 王浑转身离开了此处。 凉州到了这个季节,便是狂风四起,漫天的黄沙。 在汉初,这里还是一片宝地,适合耕作放牧,收服河西诸地的汉武猛将们,立下了赫赫功勋,为后人所称道。 而在数百年后,这里的环境遭受了极大的破坏,湖泊干涸,森林变成了荒漠,狂风四起,黄沙笼罩,越是往西边走,环境就越是恶劣。 这引发的后果就是凉州的产出越来越低,百姓们越来越苦。 这缔造了当地凶狠的民风,凉州人的彪悍刻进了骨子里,而庙堂又厌倦了对凉州的一次次cao心,关东人歧视关西人,雍州人都被称为武夫,那凉州人就更别提了,哪怕是凉州的大族,也被当作边塞武夫,不被中原的大族所看重。 各类的矛盾和冲突,让此处被战争所笼罩。 从汉末到如今,这里所爆发的战争不计其数,叛乱更是诸州里最多的,杀官造反那是常事,就是刺史也有被杀掉的,太守什么的就更别提。 凉州人具有很强的地域观念,每当有凉州名士带头反抗庙堂的时候,当地人总是站在凉州名士那边。 外来者来这里担任官员,除非是能做的非常好,不然很难得到他们的认可。 当王浑返回刺史府的时候,有小吏正在等着他。 “使君!镇西将军请您即刻前往长安,与他相见,商谈讨伐蜀国的事情。” “啊??” 王浑看到手里的书信,顿时大惊失色。 要讨伐蜀国了吗?? 这如何能行呢? 蜀国有多难打,王浑是清楚的,虽然成功击败了一次姜维,但是想趁此在蜀国手里夺取些好处,这并不容易。 王浑当即就坐不住了,急忙令人准备车马,准备前往雍州,劝谏邓艾。 在凉州出行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哪怕是王浑这个凉州刺史,出行时都得非常的小心,需要有大量的甲士来保护,否则很容易出事。 王浑匆匆离开了凉州,朝着长安前往。 邓艾作为总督雍凉的将军,对两个刺史是可以发号施令的。 曹髦敢放心大胆的去用司马师的心腹,绝对不是因为什么大将军女婿这样的理由,只要看看那些跟随了曹髦的大将军心腹们,就能知道大概。 跟随了曹髦的大将军心腹们,各個都升了官,加了爵。 有的一飞冲天,跳到了镇北将军的位置上,有的完成夙愿当了三公,有的荣誉加身,有的大权在握。 他们所想要得到的东西,曹髦给了他们。 这才是曹髦敢放心去用他们的原因,也是他们会拥护曹髦的原因。 重要的不是谁继承大将军的遗产,重要的是谁能给他们带来切实的利益,给他们所渴望的东西。 王浑就这么一路来到了长安,雍凉别的不行,就道路是不错的,当初郭淮为了能及时增援各地,抵御来自蜀国的入侵,曾在雍凉大修道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