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6章 恶应有恶报 (第1/2页)
衣冠不南渡正文卷第66章恶应有恶报这些时日里,曹髦将尚书台内的诸位大臣轮番着见了个遍。 除却跟着自己离开的杜预和陈骞之外,其余人基本都碰了一次。 可以说,他们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反正曹髦也没有找到什么令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他们都相当的勤勉,都有拿的出手的成绩。 唯一的不满,大概就是公田问题。 不过,这也可以在以后去解决。 在见完尚书台诸大臣之后,曹髦还要见一见三公九卿们。 在曹髦离开的这段时日里,王肃的经学是取得了不错的一个成果,王肃在随后又进行了几次讲学,送出了几本自己的书。 随即,群臣强烈要求将这些书籍放在各地的图书馆内。 王肃反复进行拉扯,最后是迫不得已的同意了。 在王肃所编撰的这些书籍面世之后,就引起了众人的争夺,无论是大族子弟,还是寒门出身,都追着来阅读王肃的书。 而蜀国的灭亡,似乎又论证了王肃的学说的正确性。 很多人都将蜀国的灭亡与王学联系在了一起,王学的含金量再次得到了提升。 作为一个精通儒家与玄学两门学派的大佬,王肃无论对上谁都不会怂。 他不怕别人来反驳他的学问,他就怕别人不来! 王肃坐在曹髦的身边,颇为自豪的说起了自己这些时日里的行为。 可曹髦却有些担心。 因为,王肃此刻的身体已经不是很好了。 他比原先又瘦了些,虽然很是精神,但是只是说了几句,就显得有些疲惫。 曹髦开口说道:“司徒公啊,朕知道您的功劳,这些时日,最好还是在府内休息,勿要外出了” “让皇甫谧来为您调理一下身体吧,学术上的事情,交予您的亲信就可以了。” 王肃还觉得自己能行,他坚信方士的话,觉得自己会非常的长寿。 但是曹髦却不敢再让他干下去了,他现在要是出事,这学问上的问题可就没办法继续推进了。 看到皇帝如此坚决,王肃也没办法,只好接受。 看到众人将王肃带走,张华这才开口说道:“王公未必是真的病了。” 曹髦瞥了一眼张华,“你的意思是?” “司马昭。” “陛下要追究司马家之过错,王司徒当然是要表现的憔悴一些。” 张华说道:“当初他领着群臣来迎接陛下的时候,臣就看到此人惶恐不安想来是他担心女婿的罪行会连累了他。” 曹髦倒是没有想这么多,王肃过去是有过错的,但是如今的功劳,已经足以弥补过错了。 他也不愿意多追究,就算王肃是故意去休息,曹髦也不会多说什么。 可说起司马昭的事情,曹髦不得不再次跟张华详细的攀谈了起来。 司马昭在杀了曹髦之后就去灭了蜀国,而曹髦则是灭了蜀国之后就杀了司马昭。 曹髦原本是想要采取问罪的形式来干掉司马昭的。 就是堂堂正正的开堂问罪。 可如果采取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来。 首先就是定刑的问题。 以司马昭原先进攻皇帝,妄图弑君篡位的罪行,该给他定什么罪呢? 诛三族都不为过。 那问题就大了,首先就是他的妻族,王肃首先要死,然后是他的兄弟们,那杜预也活不了,羊祜也得完蛋,诸葛诞,王昶,乃至荀顗,裴秀,反正庙堂里能说得出名字的基本都活不成。 司马家这三代人,都是在疯狂的联姻,从司马懿那会就开始了,而诛三族会将这些人一并带走。 可若是轻判,那又显得很不公正,甚至会留下更加不好的影响。 所以,曹髦决定让司马昭负罪自杀。 首先他认罪了,他的罪行已经被公布了,其次,他人死了,不用再审问定罪了。 这是曹髦认为的比较中肯的办法。 在司马昭“自杀”之后,何曾走上了舞台,他知道司马昭为什么会在此时自杀,当然也明白接下来该做什么。 他开始按着司马昭留下的罪证来清洗司马家的成员们。 司马家的成员们纷纷被罢免,被问罪,除非是很有能力,能为陛下所用的,其余人死伤惨重,司马昭的诸多弟弟里,除却司马骏,几乎都被抓了起来。 当初司马孚通过对立的方式主动跟司马师司马昭撇清了关系,可他本身却又牵扯到了高柔的谋反案。 故而,司马昭的堂兄弟们也没能保得住。 温县几天几夜都是哭声不断。 司马家的减员情况非常的严重,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