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讲的故事汇_第四十二章 买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买土 (第1/2页)

    十里俄惊雾暗,九天倏睹星明。八方商旅卸行装,七级浮屠燃夜火。六翮飞鸟,争投栖与树杪;五花画舫,尽返棹于洲边。四野牛羊皆入栈,三江鱼钓悉归家。两下招商,据说此间可宿;一声画角,应知前路难行。

    这一段不是我写的,我是借的冯梦龙他老人家的,至于他老人家是借的还是自己写的,我就不知道了。

    书一点一点写,故事慢慢推进,过了沛县就到了鱼台了。

    鱼台为什么叫鱼台,这个众说纷纭,也没什么准。

    我看过一个资料,说春秋时期这里叫棠邑,也有写唐邑的。

    据史料记载,鲁隐公曾观鱼于棠。

    到战国的时候就改名了,叫方与邑。

    那个时候没有什么郡县州府,这都是后来的事情了。

    秦初置方与,湖陵二县。

    北齐的时候废县,又没名了。一直到大隋才又复置方与县。

    改名鱼台是大唐宝应元年的事,据说因为鲁隐公观鱼台,皇帝也没好好读过书,一拍桌子,“就叫方与鱼台!”

    当然,以前的鱼台也不在现在的地方,那个时候鱼台的地方中心是在现在的旧城海子一带。

    现在去鱼台玩,多数都是奔着旧城海子去的。

    关于这些传说还有很多,让当地人跟你们讲,那比我写的要精彩,我就不过多写了。

    还是写我们的故事。

    这一天,王小五他们就来到了鱼台,这就出了江苏地界了,到了山东了。

    大多数人对于山东人的印象,豪爽,耿直!能喝酒,规矩多……

    其实我对于山东也有特殊的情感,我曾经在那里光阴虚度,无忧无虑,肆无忌惮…

    两年半,对于漫长人生来说不过是弹指一挥,但在山东的那弹指一挥,给我留下了美好回忆……

    也许是王小五他们交了钱了,这百十里走的很舒心。

    到天黑就能找到住的地方,走累了就有大车店!

    ……

    到了县城里,五人找了个客栈住下了。

    到了鱼台可不能走了,彭祖爷交代的事还没办呢!

    王小五招手叫来跑堂的小二。

    “客爷,您有什么吩咐?”

    “你们这有卖土的吗?”

    小二做贼一样,左右看了看,点了点头,小声道:“有,你们谁买?”

    王小五指了指自己:“我买。”

    “跟我来。”

    “哦哦,好!”

    王小五他们虽然意外,但也没多想,可能是当地县衙不让私人买卖土资源。

    “你们干嘛?不是一个人买吗?怎么…都买啊?”

    小二看到五个人都站起来了,反应特别激烈,跟被人踩了尾巴一样!

    “我们跟着看看不行吗?”王命大有点不爽道。

    小二摇头解释:“不行,我们这有规定,谁买谁去,不买的坐这等着!”

    “怎么?看不起我们?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们?”

    王命大火气一下就上来,姥姥!

    “客爷,你们要这样,这买卖我可不做了,您该吃饭您吃饭,该住店住店。”

    小二说着就要走,完全没一点店小二的职业素养。

    王小五自己都纳闷,我们是客人没错吧?

    怎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