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罢免杜项 (第1/1页)
“天贼军固然悍勇,可是没有杜渊指挥的天贼军,如何能抵挡我大名的兵锋?臣不才,贱躯虽老,仍有余用。” “杜夫子,事情已经过了这么久,你这是何苦呢。” “杜渊之罪,臣虽死难恕。” 家出一贼,可抵累世之功。 本为名门之后的杜渊,放弃了家世,一朝做贼,成为了恶名昭著的清平贼四大渠帅之首。 统领三万天公军,所向披靡,一周之间,攻下大名东部雍州各地。 朝廷屡屡派遣大军讨伐,可败多胜少。清平贼也成了宋危清心中的一根rou刺,也正因如此,宋危清心底还是对杜家不喜的。 宋危清自认为掩饰的很好,却逃不过杜项的眼睛。 “杜渊之错,罪不在你,朕虽然不是千古明君,也绝不会迁怒于你们。” 话是这么说,可清平贼一日不剿灭,插在大名国身上的rou刺一日不能除。 即便宋危清不迁怒他们,保不齐下一任名皇就以莫须有的罪名废了他们杜家。 杜家虽然也是大世家,可是在杜项的带领下,早已脱离了世家的圈子。皇帝想惩治他们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于公于私,杜项都认为有必要踏出这一步。 为覆灭清平贼,他谋划了十年,如今他自觉大限将至,不忍十年心血付诸东流,所以他不惜惹恼宋危清也要请求出兵讨贼。 “陛下,清平贼野心勃勃,据臣所知,雍州入秋后出现大规模兵员调动。不出所料,来年清平贼定会兵犯关山玉龙城,恳请陛下命臣率领一军增兵关山玉龙城,以防不测。” 雍州再大也不过是一州之地,东面是纪圣国,西面是大名国,北面是北荣国,南面靠山。一旦有兵员调动,根本逃不过三国的眼睛。 清平贼能够立足雍州,其背后少不了有另外两国的资助。也正如此,清平贼根本不在意北面边境和东面边境的防守,而是孤注一掷,将兵力囤至西面。 据行御司消息,目前清平贼带甲兵士足有十五万有余,其中包括杜渊的三万天公军,大良师的三万跋山军。 除了这十五万训练有素的军队,清平贼更是号称坐拥百万民兵,千万百姓。 雍州纵然繁华,然十五万兵士,三十万民兵已经是一州之地的极限了。真有百万民兵,百姓们难道天天吃土?即便其身后有两国支持,也经不住消耗啊。 虽然这消息听上去很假,可偏偏大名百姓对此深信不疑。 “雍州之事朕自有打算,杜夫子年事已高,还是少些总动,过几日朕会亲自去府上看望。” “陛下!一国之疆域岂能因贼人造势而分割,如今只是过了十年,倘若再过十年,百姓经历过一代换血,到那时雍州还是大名的雍州吗?再过二十年,雍州只怕已经成了一方小国,您再行围剿,当地百姓必定以命相搏,宁死守卫国土。即便收回雍州,只怕时局已变,我大名腹背受敌,国将危矣。” 杜项只是按照现下的局势进行了一波预测。 眼下蛮国刚刚与大名议和,大兴农事。北荣对中州蠢蠢欲动,吞并中州的野心昭然若揭。纪圣国也在清剿本土的山贼,对付江湖势力。 不出意外,二十年后的格局将会完全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北荣占据大片土地,带甲百万,实力空前。 而大名和纪圣两国多半会联合拒敌,可毕竟两国实力摆在那,大名内乱不断,纪圣国人才青黄不接。 只要北荣内部不发生严重矛盾,这天下迟早是北荣的。 当然,事在人为,杜项根本不知道宋危清图谋甚大,一旦让宋危清完成,大名国力不说短时间内追平北荣,至少有资本北上讨伐北荣国。 宋危清翻了翻白眼,他从未怀疑过杜项的忠心,只是这老头固执的像块狗皮膏药,不忍甩掉,却又受不了他。 “杜夫子,朕乏了,你且退下,讨伐清平贼之事改日再议。”
说着,宋危清就要缩回被窝。 杜项突然上前揪住被褥,双膝落地,直直跪在宋危清面前。 “杜夫子你这是作甚!”宋危清惊诧地盯着他。 “今日老夫就倚老卖老一回,陛下一日不允,老臣就在跪在此一日不起。” “你在威胁朕?” 杜项跪在床前,一声不吭,气得宋危清脸颊充满血色。 “你信不信朕将你革职查办!” “臣的官职是陛下给的,陛下要收回去,臣不敢有怨言。” 杜项如果稍微服个软,宋危清或许也就训斥一两句后将他遣开,可是他这头倔驴不到黄河心不死。 宋危清浑身颤抖,眼珠凸出,脸上带着笑意,“好!很好!你当着认为朕不敢动你?” “羽林卫!羽林卫!罗盛死哪去了!” 宋危清一声令下,门外内侍召来羽林卫统领罗盛。 “朕不想再看见他,即可将其软禁家中,命人看守,再让朕看到他,朕砍了你们!” 罗盛吓得背后直冒冷汗,连忙找来四个羽林卫,四人分别抓住杜项的手脚,将他高举起来带出了太极殿。 杜项仍不放弃,高声请战。 宋危清当着众人的面,喷出一口鲜血,眼前一黑,昏倒过去。 不久后,宋危清病情得到遏制,在一次朝会上罢免了杜项。 一石激起千层浪,要知道杜项乃是当世大儒,宋危清不分青红皂白将其罢免,本就对大名颇有怨言的儒生直接掀起了一场儒生运动。 一时间宋危清被推到了舆论的制高点,朝中大臣忙得焦头烂额。 最后还是在杜项亲自出面下,才化解了这场舆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