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卖出VK北美代理权 (第2/2页)
还是很猖獗的。 其实,公认最早广泛传播的电脑病毒,就是诞生在水果电脑上的。 那是一款名叫Elkcloner的计算机病毒,在1982年被一名15岁的丑国高中生写了出来。 当时,这熊孩子把病毒写进了FruitII的游戏软盘,只要电脑读了游戏软盘,屏幕上就会出现一段诗。 实际上,早期的病毒,大多数是程序员的恶作剧,危害性不大,不会真正破坏电脑数据,对付起来也比较容易。 比如,一开始,中夏人遇到的计算机病毒,都是歪果程序员编的,查杀难度并不高。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病毒制造者也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想方设法让病毒躲避杀毒软件的分析、检测和清除。 于是,在1989至1990年左右,第一代病毒升级成了超级病毒。 第二代病毒,也叫混合型病毒。 这种病毒的出现,意味着计算机病毒发展到了复杂且成熟的阶段。 1990年后,随着计算机局域网的应用和普及,再加上当时人们的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爆发羚脑病毒第一次流行高峰。 混合型病毒攻击目标多样,一种病毒,既可传染磁盘引导扇区,又可传染可执行文件。 同时,这些病毒还采取了保护措施,更加隐蔽地留存在内存和传染目标当中,增加了杀毒软件排查、清除病毒的难度。
这些病毒不再是从前的恶作剧,它们一点幽默感也没有,变得非常厉害,开始真正地破坏数据、造成财产损失。 当然了,1990年的病毒再怎么厉害,也只是别人眼中的厉害,赵德彬是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的。 像是变形病毒和加壳病毒,对别人来是新型病毒,在赵德彬这里就是老掉牙的东西,逮住一个杀一个,逮住一对杀一双。 领先了三十多年,那可不是白领先的。 也就是内地和洪港网络还不普及,不然赵德彬直接弄个杀毒引擎出来,就不用现在这么麻烦了。 正好铁门塞克向赵德彬提出了开发网络版VK杀毒软件的建议,赵德彬就准备把杀毒引擎加进去,把在丑国发行的VK100升级成网络版的VK1991。 等以后内地和洪港网络普及之后,再跟丑国那边的VK同步。 在没有网络之前,只能用手动添加特征码来升级病毒库了。 至于水果的macintosh,赵德彬到现在还没见过,但不妨碍他接下了macintosh版VK的单子。 macintosh版的VK1991,赵德彬准备交给赵文来开发。 赵德彬从来没用过水果的电脑,因为他要用到的很多软件没有mac版本,他都是用indos和Linux。 王江平也没用过水果电脑,因为这时候的内地,只有在报纸、杂志上有关于macintosh的消息,能用上mac的人凤毛麟角。 在这种情况下,赵德彬和王江平要再去从头学水果系统就有点不方便了,还不如把macintosh版的VK交给赵文来。 经过商议,macintosh版VK的五年代理费是150万美金 8%的分成,赵德彬承诺在2个月内开发完成。 铁门塞克对赵德彬提出的2个月时间有些不放心,原本还想延长一段时间,但被赵德彬拒绝了。 在赵德彬的坚持下,macintosh版VK的2个月时限被写进了合同。 至此,Umbrella和铁门塞克关于VK100的北美代理权结束,只差签订合同这最后一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