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传道 (第1/1页)
李斌没想到因为自己一句话没说到,引起了这么大的误会。来到书房,几个都在。和孔疑达谈论一些学问。孔疑达便拉着他来到了琴房。马周和两个小家伙都跟了过来。几天前,就听孔疑达说过,李斌乃琴艺大师。都显得很兴奋。也难怪,古时可以玩的娱乐节目太少了,一般听音律都是去青楼,要不就是殷实人家自己府上养的歌姬。女人闲来无事除了弹琴就是绣绣花,要不就是作画。 相比而言男人的娱乐活动多了一些。投壶,打猎,鞠躬,当然青楼基本都去过,看家底,那里消费可不便宜。 看到案台上的琴,李斌和孔疑达对望了一眼,谁也没说话。对于二人而言,说些感谢之类的话语显得多余,说出来不如不说。 “子和,你上次弹的那曲子,还忘记问你要曲谱” “等下写与你,但是此曲与琵琶合奏最为动听,这几日小晴有病在身,不合适执琵琶,我在弹一曲”说着便开始了。 几个都正坐,孔疑达微闭双眼,轻摇着头。旁边几位也是神情严肃。闭着眼睛,在古代弹琴是一件高雅的事情。 一曲完毕,看着几位正色的神情,李斌觉得有些好笑。这要是让后世的拉拉队看见不得蒙头见人。尤其是孔元仁也跟着孔疑达微微的摇着头。样子很是可爱。突然李斌心里微微一动,清朝时那些夫子,一边摇着头一边朗诵,是不是从孔疑达身上传承下去的,别说还真有可能。看到孔元仁,这不就传承了两代。 “仲达,你摇个什么头,我还以为我弹的出错了”李斌打断了几人的震惊之色。问道。 “这个,子和,某读书,听琴这个不自觉的有了此习惯”孔疑达有些尴尬。 李斌翻了翻白眼,得,你不自觉地摇头,你孙子都学会了,经过你家努力,后世的夫子也是代代相传了。说道“仲达身为儒家代表,一举一动别人都看在眼里。若此举被旁人看见,还以为读儒家之书都必须摇头晃脑” “这……某受教了”孔疑达想了想的确是这么回事情。 “代表的力量是很大的,一县之官有何习惯,其下的人都会去模仿,在到下面子民,更别说仲达位高权重,此事,你等几人也要记得。” 马周和孔元仁作揖说道“是” “李爷爷,以后馨儿能否来此学古琴” 小丫头说话了,李斌听着很是无语,看着那双带着希望的眼神,点了点头。一盘菜还差你一个。李斌不知道的是,以后他可是惨了。 李冉月正准备把叫花鸡锁到箱子里保存起来,小莲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壶茶,笑嘻嘻说道“公主,如此喜欢此茶,怎的不问李大人多要一些。”说着就把茶盘放在桌子上。 “小莲,你不知就不要乱说,五哥此茶一共剩了两斤,去厨房盛些粥”李冉月中午就没吃饭,此时肚子开始造反了。 “哦”小莲往外走,扭着小腰,下一刻就下的花容失色。只见她不小心碰了下桌子,上面的泥球滚了下来,砰的一声摔在地上。 李冉月也有些傻眼,看着小莲跪在地上。有些不知所措。 “公主,里面有东西,好像是些叶片”小莲跪在地上看的清楚。 李冉月蹲下身子,小心翼翼的把泥球拿到桌子上,一点一点把外面的泥土弄掉,露出一个树叶包裹的东西。把树叶拿掉,一阵香味扑面而来。 主仆两人大眼瞪小眼,看着这只鸡。 “公主,快尝尝,奴婢琢磨着,李大人知道公主午时尚未进餐,特意送来的”小莲说着还偷偷看了一眼李冉月,伺候公主这么多年,公主心里想什么,自己心里一清二楚。 李冉月也是忍不住口中生津,轻轻撕下一个鸡腿,闻了一下。清香扑鼻。随后动口吃了起来。樱桃小嘴一次只能塞一点,吃的津津有味。 不一会一只鸡腿消灭光,摸了摸小肚子。 “奴婢听说,李大人和程家、尉迟家的公子,大早就出发,去了对面山上打猎”小莲低头说道。 小莲走后,李冉月躺在床上歇息,回想起小莲说的话,他是知道我午时肯定没有吃饭吗。特意跑到山上打猎。想着想着红色又变红了。要是让李斌知道,肯定会哈哈大笑。 和孔疑达闲聊一阵,检查了马周和孔元仁的书法,便去了小晴的房间。 小丫头病其实已经好了,李斌进去的时候,小晴正在桌上练习书法。 “啊,公子,你怎么来了”小晴有些惊慌的说道。 “我如何不能来看看我家晴儿”说着还低头看了看宣纸上写的什么。看完顿时无语,昨日自己写的悯农。抬头看了一眼小晴。 “公子,昨天写完以后,我去书房打扫,看见的”小晴低着头说道。 “原来如此,可是好些了” “已经好了,啊,公子……这是白天” “这个,小晴,某还是放心不下,我与你检查检查”说着便压了上去。 一阵山动地摇,娇声荡漾…… 半个时辰后,小晴起身开始穿戴,脸上春色未去,对着李斌娇声说道“公子,哪里是给晴儿看病,是帮你自己治病吧” 李斌看着小晴慢慢的穿戴着,心里又是一阵荡漾,连忙压下,笑道“一同治疗,一同治疗” 小晴翻了个白眼,说道“公子等着,晴儿去打水”说着便走出了房门。 李斌见小晴还是不叫自己夫君,有些哭笑,随即有些感动。 片刻之后小晴打了一盆水,盆上放着擦巾,小心的帮李斌擦拭起来。李斌躺在床上,暗道。封建主义使人沦丧呀,锅锅也沦丧了,不过真的很爽。擦拭完,小晴红着脸端着盆子出去了。 李斌出了屋子,只觉得全身清爽,便出府闲逛起来。刘伯跟随在其后。走到庄上的打柳树下面,看见一些老者在闲聊。便走了过去。 “各位老伯好”李斌上前执礼。 “李大人安好……”正是和自己商量修池塘的老者说话。 李斌想了想正好也不知,去长安何时回来,便说道“今日正好碰见几位老伯,一起去看看要修的池塘位置如何,早日把事情定下” “全凭大人安排” 一行六人,走在田间。一一安排了池塘位置,连在一起。李斌本想说在府前挖一大点的池塘,看看诸位老者忧心忡忡的样子,便没说话。心里暗道,等把池塘挖好,农户看见好处在说。直到天色已暗,两人才回到府中。 “刘伯,我记得刚来府中之时,你说府中还有一些陈粮是否”李斌坐在堂中的榻上问道。 “公子,陈粮大约百余担” 李斌算了一下,百余担不少了。说道“农户上交的粮食,府中每年能吃上一小半剩下如此之多。等修池塘时,新粮便能下来。把府中的粮食留下两成,余下的都平分给农户吧。” “是”刘伯一一记下。心里也充满着欢喜,在大唐有谁家能把自己大部分粮食拿出来分给穷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