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的我竟成了老祖_089章榨油,点豆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89章榨油,点豆腐 (第2/3页)

刻钟,相当迅速,推碾子和收拾黑豆的人都没感觉累。

    之后是上锅蒸热。

    竹编大蒸笼上铺着灰茅草,以免黑豆碎粒漏下去,

    五层大蒸笼放在竹架上,悬于大铁锅上方,免得把这唯二的大铁锅给压扁了。

    然后加大火力,让锅里的水沸腾,变成水蒸气涌入上方。

    柏素清隔段时间会伸手进去,试出蒸笼内碎粒的温度。

    大概半小时后,碎粒温度超过一百度些许,再依次从最下方开始取出蒸笼。

    为什么柏姐姐能空手测温度?因为她修炼的碧海劲偏阴寒,对热度比较敏感。

    只要把碎粒温度与沸水温度对比,估计略高出沸水的温度不要太简单。

    众女早已拿着大把的灰茅草和竹圈等在一旁。

    取出的蒸笼打开,她们手拿石碗将热腾腾的碎粒倒进铺在竹圈里的灰茅草上。

    竹圈直径一尺,宽寸许,铺进去的碎粒抹平抹匀,再将灰茅草盖住表面。

    一个个这样的“碎粒饼子”叠起来,放在收油石台上。

    这种石台中间有一层浅凹,边缘有一个外延开口,油可以从这里流出,落入开口下方的容器内。

    二十多个一组,一共放了两组饼子,五百斤黑豆碎粒就全部用完。

    然后两叠饼子上压上高尺许,底部直径略小于竹圈的短石柱。

    秦白两女再将两块千多斤的巨石放在两根短石柱上,作为压力。

    旁边竖起四根竹竿,卡住巨石,确保它们不会偏倒掉落。

    榨油的主要工序就此完成。

    之后视情况增添巨石加压,收集大豆油,静置存放(刚榨出来的不能直接食用),再放入仓库,都只是旁枝末节。

    清亮的油开始冒出来,浸润了外面的灰茅草,开始朝下滑落。

    顾恪略微沾了点在手,系统说明这是豆油,基础属性为去腥增香。

    放进嘴里尝了尝,豆腥味还有,不过很淡,香气浓郁。

    或许只有他那被现代工业养叼了的嘴,才会留意这点豆腥味。

    另一方面,油色清亮,不像一般豆油黄中带绿或黑。

    只能说加工坊牛比,把他难以完成的精炼直接解决了。

    有了第一批大豆油,有足够的时间慢慢改进榨油器械,让其更简单方便,以后榨油也用不上全体出动。

    心满意足的他向大家宣告了油质合格,山谷以后不再缺油的好消息。

    小满立刻放声欢呼:“终于榨出来啦!继续继续,我要榨出更多,一定要把它榨干成渣。”

    众女也皆是一脸喜色,议论纷纷。

    清汤寡水的日子过久了,那真的很馋人,以后终于不用天天烤干馕馍馍,水煮面条地过活了。

    等大家稍微冷静了点,顾恪才宣布今天的第二项工作——磨豆浆。

    昨夜泡上的十来斤豆子上石磨,两小一人推磨一人放料就开工。

    在春夏二女的提示下,如今的石磨又做了一些小改动,那就是推磨的方式。

    最初石磨是用手握住磨盘侧面的乚形把手,人需要站着手臂跟着抡大圈带它。

    而春夏二女见过邻居的人力磨坊,却是用一根六七尺长的“丁”形的推把,下面那个勾竖直插进磨盘的横向木条内固定,替代之前人手握的那个部分。

    将这长杆把手用单根绳子悬挂在磨盘水平等高处。

    人则握住长杆后的丁头把手,发力前后推拉的同时,朝左右略带上一些力,磨盘就能转动起来。

    如此一来,推磨就从弓腰单手抡大圈,变成站立来回推拉,省力又省事。

    石磨有了这新把手,秦大小姐都重新回来玩了好几天——一般的工具她只玩几天,之后就会恢复常态,不会盯着拼命玩。

    从这点来说,大小姐还是很有童(喜新)心(厌旧)的。

    白花花,泛动着大量白沫的生豆浆从磨盘缝隙中冒出来。

    小萍儿拿着小竹刷,沿着凹槽将泡沫过多的地方顺着扫到磨口,一团团白沫豆浆就掉进了下方大缸中。

    十来斤豆子很快磨完,足够冲出几十斤豆浆,人均三五斤也差不多了。

    弄来三十斤烧开的沸水,朝大缸里一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