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6章 满陇桂雨 (第1/2页)
洪波荡至岸堤,冲出靡霏浪花。 岸上人来人往,他就那么淡然立在人群之中,一身玄色长衫,卸去了满身光环,朴素的如同邻家读书少年郎。 少年郎,桃花面,这样的皇甫天佑,莫名击中宋如沐心扉。 一直聚精会神看着宋家船只靠岸的皇甫天佑,似有所觉,黝黑凤目犀利望去,发现目光所及之处,乃是二楼的船舱之后,唇角勾起了然一笑。 被发现了 宋如沐被他一笑看得慌乱,生怕被舱中嬷嬷们发觉,忙佯装无事般的收回目光。 船舶靠岸,闲杂人等被清理,宋如沐在几人的精心围护下,走出船舱,深吸一口清冽空气,目光所及再也没了他的身影。 走过层层叠叠帷幔,登上马车,车里两位嬷嬷如临大敌,别说是活人了,宋如沐连路边的落叶都没看到一片,就被直接送进了乐清侯府。 御赐的乐清候府,与宋如沐住过的御史府相隔甚远,东挨京城老字号的宣平候府,西挨皇次子的平王府,再隔过去,还有长公主的府邸,也就是宋瑞溪的婆家。 整个乐清候府,正如皇甫天佑所说的一般,占地之大令人咋舌,而宋家三房总共也就三口人,宋如沐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等她出嫁之后,府中剩下宋翰与宋念之两个大男人,大眼瞪小眼,想来委实冷清可怜。 宋如沐到这时才有些感念,老太爷与老夫人能随三房进京。也庆幸将宋俊祥带来了京城,如此,偌大的府邸方才不显孤寂。 大夫人上次入京送嫁时,曾去长公主府拜访过,早就见识到了王公贵族之家的奢靡之气,如今见了这乐清候府,虽也是雕梁画栋、朱漆彩瓦,可到底少了公主府的那份金玉奢华。 老太爷和老太太,与大夫人的看法完全不同,美屋华服他们不是没见过。可这偌大府邸。你瞧瞧,每一屋每一院,都能经得住仔细观摩推敲,这才是让人值得上心的地方。 如此齐整模样。可见是有人将这府邸精心修整过的。再想这已入秋的季节。整座侯府却还是繁花似锦,便知此人的良苦用心。 宋如沐原本并不觉得异常,实在是当年长公主府的景象。给她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直到她来到为她准备好的院子,看到满陇桂雨之际,才恍然大悟 秋风嫩,桂花初著,但见色浮金栗。 宋如沐喜欢桂花,源于幼时居住在江南的那几年,那时每年秋季,她都会带着念之去收集很多桂花,做成桂花蜜和桂花糕,更甚而还做成香包,放在箱笼中熏染衣衫被褥。 后来陆翊轩也不嫌无聊,跟着他们姐弟俩一起闹,尤记当年桂花树下,垂髫孩童打趣斗嘴,其乐融融。 想到陆翊轩此时正在边疆浴血奋战,随时会有危险,原本满心欢喜的宋如沐,便有些怏怏不乐起来。 跟在身后的萱玲闹不清楚,茶语却是一眼窥得天机。 今日宋府入京并未惊动多少人,就连到码头接人的皇甫天佑,也是便装出行的,故而一众人入府之后,略作观看,便各回各院歇下去了,独留下宋翰父子与皇甫天佑,于厅堂闲谈。 宋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如沐并未见到皇甫天佑,她是被直接打包送回院子的,按照天朝风俗,两人定婚以后是不能见面的,就算皇甫天佑贵为东宫太子,也得遵从这个风俗。 宋如沐不急,却急坏了皇甫天佑,直恨怎会有这种风俗。 这厢宋家风尘仆仆入了京城,在准女婿皇甫天佑的精心安排之下,一应仆人厨娘都已备下,并不需要去折腾所带的行礼等物,便美美的饱餐一顿歇下不提。 那厢皇宫大内,一身素装裹身,神色凄美的楚新柔,正闷闷不乐的半躺于卧榻之上,一张小嘴高高嘟起,想到太子哥哥婚事已定,手中一朵邹菊被揉到稀巴烂也不自知。 宋如沐嘛,楚新柔记得,御史大夫的女儿,当初迎春宴上一鸣惊人,匆匆一笑惊艳了不知道多少人,连她家那两个猪头堂弟都动了心。 只是她楚新柔万万没想到,宋如沐会成为她这一生最大的劲敌,也怪她当时小看了那个勾人心魄的小妖精更怪祖父和父亲多事,无故去坏她的姻缘,让她嫁不成陆翊轩那个莽夫,反而成了太子妃。 想到这里,楚新柔不由悲从中来。 自小家里人就跟她说,她是未来的太子妃,她等了太子哥哥那么多年,一颗心全给了他,愿意为他生愿意为他死,可太子哥哥怎么就不能再多疼惜她一些呢怎么就不能为她去求求皇上,解除了他和宋家小妖精的婚事,立她为太子妃呢 原来的太子哥哥对她多好,简直是有求必应,现在却看都不看她一眼,难道只是因为他们楚家败落了,她风光不在,还落到需要寄人篱下的缘故吗 奶嬷嬷说太子哥哥似乎对她并无情谊。 哼,真是好笑,若是太子哥哥对她无情,又何必在楚家全部流放之时,去求皇上封她为新城郡主呢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