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5.荀彧来投 (第1/2页)
于是,曹cao反而劝袁绍:“董贼罪大恶极,但陛下没错。雒阳那边的陛下,乃是公认并获朝臣认可和拥立的。长安那边的陛下,乃是先帝亲骨rou,虽是董贼拥立,但他也无错。” 他如此说话,谁也不得罪。因为他知道他和袁绍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人传出去。 袁绍气极,数日不理曹cao。 为赢支持,他又派人去联络袁术。 他去信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咱兄弟俩之事,乃是家事。 无论过往有任何矛盾,但在千秋大业面前,务须团结一致,共同对外。 ~~ 袁术心知,即便自己支持袁绍另立君王,自己也得不到好处。 天下已乱,唯有利益。 自己既然得不到好处,何必去做麻烦事? 于是,他对袁绍的使者说:“吾在讨贼,不理其他无关事宜。” 袁绍的使者灰溜溜而去。 ~~ 袁绍仍不死心,又派使者去幽州找刘虞。 他去信说:“吾为兄事,四处奔走,但兄为主角,不可不理。兄若出面,此事必成。” 刘虞见信后,对袁绍信者毫不客气地怒骂:“袁本初已疯,无药可救,刘某即刻到塞外生活,以避疯病。”袁绍信使又灰溜溜而去。 各路诸侯纷纷非议袁绍,讥笑他是第二个董卓。 袁绍之闹剧,就此剧终。 ~~ 情之一事,容易令人头晕。 曹cao亦是。 他每每想着李白拥睡蔡琰,心里便不是滋味。 而且,他又渐渐集拢兵马,感觉有实力对付李白。 他对众将士说袁术连袁绍都瞧不起,更瞧不起李白。 他想率部入京向李白问罪。 但其谋士相劝,京都有何太后及陛下。 若向李白问罪,等同于向何太后及陛下问罪,此举乃冒天下之讳,风险极大。 其他各路诸侯见袁氏兄弟没率部去京都,也不便去京都去向李白问罪。 ~~ 刘备想去京都,投奔李白。 他对关羽和张飞说:“虽然太白丞相年仅十八,但毕竟是正宗汉室皇帝任命。不似董贼,迫使长安那个陛下封其为相国。太白年少有为,护太后和陛下去许县避难半年,便夺回京都雒阳,胆识非凡,谋略高超,实力也非同小可,将来必成大事,必兴汉室。” 但张飞粗蛮,而且受各路诸侯影响。 他怒吼反对:“太白小儿,哪值得兄长去投?他不就一小人乎?或许正是此小人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等着我等掉入其所挖巨坑。” 关羽也说各路诸侯虽然退兵,但是不久必刀兵相见,并会重新联盟,诛杀李白,以此清君侧。 我等不妨观察一阵再说。 各路诸侯纷纷率部而去。 刘备见状,也感觉李白难成大器,便在公孙瓒的劝说下,暂随公孙瓒回北平。 ~~ 雒阳。 赵云紧急排兵布阵,委任新任校尉,各领兵三千,镇守拱卫京都城外的八关,严控京都十二城门。各地难民纷纷冲着屯田制来投奔李白。 赵云除收揽颇多士卒,增兵三万以外,还收留难民十七万之众。 荀彧督导蔡邕、枣祗快速安置难民屯田,确保京都及周边各地不乱。 枣祗顿时压力山大,但也日夜奋战。 而后,李白让荀彧出使曹cao军营,并联络孙坚所部。 临行前,李白叮嘱荀彧让曹cao接回家眷于身边。 他说将来陶谦必杀其父曹嵩,并说从今日始,天下纷争再起。 吕布也将杀董卓,但也会被李傕、郭汜驱赶。 ~~ 荀彧虽然不太信李白之神预言,但是,也甘当马前卒,出使来见曹cao。 他争取曹cao加入李白阵营,合力维护汉室,壮大雒阳这边的汉室力量,再合力铲除董卓。 曹cao见到荀彧,了解何太后、刘辩、李白一些事情。 荀彧如实说来,曹cao哈哈大笑,不以为然。 而且,他与其父曹嵩关系不好,不想接曹嵩回身边,免得其父啰啰嗦嗦,碍手碍脚。 当曹cao听荀彧说起蔡琰已有身孕,他那张脸即时乌云密布,眼露杀机。 荀彧感觉不对劲,遂告辞而去。 他随即又去联络孙坚所部。 ~~ 孙坚无粮,但兵精将悍,心里也瞧不起李白一介少年出任相国、大将军之职,率部来到雒阳附近,却又回兵。此时,荀彧来访,孙坚无奈接待。 荀彧劝其归雒阳朝廷,并说相国必委以重任。 他说,现今,文武百官皆被董卓劫走,朝廷残缺不全,连赵云、许禇、典韦、张泰这些年轻人都被委以重任,并且独挡一面,更何况将军威名远扬。 孙坚仍然不服,一声不吭,一言不发。 此时,枣祗率部,运粮而来,并向孙坚呈上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之诏书。 此前,袁术为揽人心,表奏刘辩,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